书籍 只是一首歌的封面

只是一首歌

[美] 宇文所安

出版时间

2022-02-28

ISBN

9787108072351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作者聚焦并追踪北宋时期,词如何从宴饮助兴的表演文本——歌词,历经创作、传唱、抄写、结集诸过程,最终衍变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并逐渐取得与诗歌并举的正统地位。

宇文所安一方面从表演实践、文本传播、作者问题、词集编纂与流变等全新角度将词史看成“词集史”而非“词人史”;另一方面又对代表性词人如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人的作品进行文本解读,分析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影响,力图从多个层面呈现词的历时性发展及其作者化、风格化和经典化的过程。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部分 搭建舞台
第一章 早期宋词的流传
第二章 文本来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只是一首歌》,一首不需要许多诠释的歌 “在词的世界里,人们不关心统一的整体。他们更关心的是失落的爱情,是一刻的悲欢,是一杯酒、一盏茶。” “在歌词的世界中,更加普遍的现象则是:国家、功名、家庭统统消失了;词中只剩下情人——眼前的、想象中的,或者已经失去的——深深烙在心上,刻入记忆之中。在词的世界里,社会约定俗成的等级和价值体系轰然倒塌。”
相较宇文的其他著作而言,这本稍弱,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喜欢的——一位始终提醒着自己是在书写未知的研究者是多么可爱而深刻。作者的记叙从11世纪词“只是一首歌”开始,到词“不再是一首歌”的12世纪结束,其中的议题如秩序之外的时间、性别空间、不断被重新定义的作者、俗文学流动性的归属等,在此前的文中都有谈及,甚至更为深入。本书勾勒出一条这样的词文学发展脉络:从最初的口头传至纸本,最终发展出文体的自觉意识,形成所谓的“本色词”,在这过程中枝蔓繁杂,却又被后人不断的裁剪,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词史。但宇文的独特之处不在于他的宏观构造(毕竟这一过程在学界已有较为充分的研究),而在于一如既往的、感知文本的方式。在天气初转暖的春日读周邦彦写盛夏的词,风老莺雏,雨肥燕子,又读到宇文写周氏如何“荡入”情景,多么愉快。
词学考古学和跨文化语境下的古文史三读书笔记(doge)。 欧文在书里阐释了对词的定位(“只是一首歌”)并把这样的认知贯穿到对具体词集的阅读中,感觉确实丰富了对词的认识,也能为词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章节脉络总体清晰,但到具体的词集个例分析时还是让人觉得有点散(当然也可能是我读的太粗没明白hh)。总之蛮有意思,值得一看~
宋词给人的感觉写的就很不错,看的时候很有深意
宇文所安此书依然以文本的不稳定性作为切口,将目光投注在词作为“歌”的形态上,强调“歌者”是宋人词集形成的关键一环,把早期词集视为曲目库。由此出发,脑洞大开,诸如宋词中重出现象是因为词的传播依赖歌者的记忆、长短句的形成是由于歌者在演唱实践时的转写云云。但在论述过程中不止一次出现了关键文本的误读,以至于各种“假设”也仅仅是有趣的脑洞而已。另外,宇文所安对大陆词学研究也缺乏足够的了解,时见一顿猛如虎的操作却得出了一个早就被揭示过的结论。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感觉还是挺不错的,这书值得一看
只是一首歌,是在公域以外界定自身的,也许回答了宋词初起的问题。
长安道,人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