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美术史十议的封面

美术史十议

[美]巫鸿

出版时间

2021-07-31

ISBN

9787108072511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为三联书店第十届战略联席会定制版。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美术史作为人文科学的一支新军,也得以在人类最近的历史时期中萌芽并成熟。但是,在著名美术史学者巫鸿的眼光中,这一广受尊重、日显重要的学科本身仍然是一个年轻的问题,其相关讨论还远远没有充分展开。《美术史十议》所收的是巫鸿为《读书》杂志“美术纵横”专栏所撰写的十篇文章。这个专栏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纵横驰骋,惟意所之”的领域。每篇短文的主题或古或今,或近或远,或宏观或微观,从多种视角引出对美术史的反思和想象。

“美术史”是一个问题吗? 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美术史作为人文科学的一支新军,也得以在人类最近的历史时期中萌芽并成熟。但是,在著名美术史学者巫鸿的眼光中,这一广受尊重、日显重要的学科本身仍然是一个年轻的问题,其相关讨论还远远没有充分展开。 在《读书》杂志所开的专栏“美术纵横”,巫鸿发表了十篇文章,就美术史何以成为问题、如何拓展其思考的路径、这一问题所置身的波澜壮阔的当代人文场景等等,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个人的见解。本书将这十篇文章收录成辑。

目录
一 代序:“美术”小议
二 图像的转译与美术的释读
三 美术史与美术馆
四 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五 重构中的美术史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受益
历史物质性、宏观与微观。
一部合格的艺术史导论,很有启发。薄薄的小册子,收录了巫鸿先生给《读书》杂志撰写的十篇小文章,举重若轻,基本勾勒出了当前美术史研究的大致面貌。按照顺序,几篇文章的主题依次为:(一)“美术”的定义;(二)美术释读中的“图像转译”;(三)美术史与美术馆“陈列”的联系;(四)实物与“纪念碑性”问题;(五)连续性与宏观/微观问题;(六)艺术品的“经典化”。对每个主题的讲解,都穿插着详细而有趣的图版与案例。我对艺术史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读起来也并不费力。美中不足是定价偏高,看在那么多彩图的份儿上,姑且算瑕不掩瑜吧。
我对巫鸿先生的作品心仪已久,首次阅读选择了这部综述性质的小册子。全书概括了美术史这一学科在当下的多重面向,每一篇文章虽然短小,但是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章节间的联系虽然看起来很松散,却也有其内在的组织结构。作者首先从解构“美术史”这一词语出发,再进一步探讨“美术”实物的陈列方式、原始环境、细部装饰和宏观形态,进而拓展到“美术史”的写作和研究理路。他不仅仅是在讲述“美术”的历史,也是将“美术史”的历史带到了读者面前。美术史研究者在观察和记录艺术形式的同时,也通过对艺术形式的分析解读其“意义”,并且借助这种解读与历史互动。在历史的语境下,艺术品成为了连接古今的纽带,每一次注视都将赋予它全新的价值。
巫鴻的觀點和態度是圓潤的,跨在中西美術史及其理論資源之上,從不使自己簡單地走向其中任何一端。但這也使他似乎沒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反而像個勸架的理中客,這也行那也行,這不能丟那也不能丟,總之就是取長補短,短亦不除。他對墓葬藝術的挖掘和對「紀念碑性」的闡發還是很有用的。
我是门外汉 看的感觉还挺好 不意还能收获一些没有预期的知识 也挺好 在这之前我对美术的印象还停留在美术馆里的展品以及中学时候寥寥无几的美术课 美育还得靠自己啊
深入浅出,每一个议题都能大做文章
这一版的印刷装帧挺舒服的,内容上虽说巫鸿的观点一直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这本小书里也还是有不少有价值有意义的意见。
当年的《读书》系列文。对传统的理解和对西方式理论的采揭都是稳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