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反抗绝望的封面

反抗绝望

汪晖

出版时间

2024-01-01

ISBN

9787108073211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汪晖鲁迅研究代表作

从内在视野呈现鲁迅深刻的悖论式思想

与钱理群、王晓明等人一起,

奠定了90年代以来鲁迅研究的新典范

--

汪晖“鲁迅研究”的早期代表作,也是新时期以来从内在视野重新理解鲁迅的典范作品之一。作者以颇具开创性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范式,通过对鲁迅的思想与文学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入剖析,揭示出鲁迅精神结构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悖论性特征,及其历史“中间物”意识的深刻内涵和“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并以此呈现鲁迅小说在叙事原则、叙事方法上的文化心理内容。

本次推出的是全新修订版,首次补刊了1988年作者博士论文所附参考资料,还一并呈现了前三版的序、导论、后记和跋语等。

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曾就学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4)等。

目录
三联新版自序 i
初版题辞 v
初版后记 vii
第二版序 xi
第三版导论(代) “死火”重温 xv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前半部分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原创性很强,一些提法确实更新了国内鲁迅研究的方式。“历史中间物”简单五个字浓缩了,作者在阅读了多少鲁迅作品后而得出的概括性鸟瞰。先前我在阅读鲁迅的小说抑或散文时,往往只能得出肤浅的表面认识,认为怎样怎样,汪晖这本书读完了,让我觉得鲁迅是少有的能够容纳表面怎样怎样解读,又能激发深处怎样可以,不怎样也可以的作家。汪晖的笔触是细腻的,一些见地很见功力。很喜欢他对鲁迅在新文化运动前,或者留日早期杂文的分析。《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留给今天学者挖掘的空间还是很多。不过也存在将鲁迅作品和思想工具化之嫌,凡事都可以往一个二元共存的悖论里套。鲁迅是个很复杂的作家,既…又…这样的句式无法穷尽他思考的各种面向。
此书是汪晖的第一本书和成名作,也可能是他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了,“反抗绝望”由此被公认为是鲁迅的生命哲学核心。此次再版没有太多修订,“对于作者,这也如死火重温,在绽放中体会无尽的青春”,不知汪晖在修订此书在重读鲁迅时对自己有没有反思?
不过确实有些老了 而且不同版本的东西堆叠挤压 很多话翻来覆去地说
新版封面是汪晖的画与鲁迅的字,2024,我的新年贺词:“反抗绝望”。
本书不只奠定了汪晖从文学研究转向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基础,也是理解汪晖执掌《读书》杂志期间,《读书》的思想、社科与现实关注转向的个人精神史与时代文化史密码。这次再版里收录的本书中外诸多版本的序跋,把本书初版以来遭遇的种种坎坷、纷争与喧嚣合盘道出,赋予了本书在当代鲁迅研究的经典文献之外,作为改革开放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承载文本的标志性意义。这版封面,用的是汪晖的画、鲁迅的字,在“反抗绝望”的关键词招引下,不只预示着鲁迅作品常读常新的不变经典价值,也将象征改革开放思想发端的鲁迅作品解读、之于当下这个“新时代”的“青灯”(北岛纪念魏斐德的短诗标题)式意义清晰道出,让我们在阅读当中,获取“相信未来”(食指语)的勇气与力量。
2024.2.29
西方的现代和中国的现代有100年的时差,大约我们今天才能差不多倒完时差。时代有时代的绝望,个体有个体的绝望,但是又会指向共同的大绝望。理解大绝望才能理解鲁迅所表达的绝望,以及反抗绝望的所指。
中规中矩。
不说人话……杨奎松骂旺晖真是骂得轻了
终于再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