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金翼的封面

金翼

林耀华

出版时间

2022-10-01

ISBN

9787108073334

评分

★★★★★
书籍介绍

别具一格的学术写作文体实验

比肩《乡土中国》的社会学、人类学传世经典

以小说笔法讲述传统中国家族制度

中国社会学“燕京学派”的扛鼎之作

--

《金翼》是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他将在福建农村地区的田野调查和自小的成长经历两相结合,以小说笔法,采用“生命传记”的形式,生动塑造了黄东林和张芬洲等人物。全书特别围绕黄、张两人及其背后的宗族势力展开叙述,融真实的民风民俗于虚构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这两个家族从清末至抗日战争时期三十余年的起起落落。经由这一番书写,中国(特别是南方)传统乡土社会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跃然纸上,举凡吃穿用度、婚丧嫁娶、习俗信仰和地方网络等等,都随着叙事展开次第呈现。

林先生将自己的学理思考巧妙埋于故事表层之下,用亲切平实的口吻提出了不少令人赞叹的洞见,这样的学术写作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极少见。书中从“平衡论”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努力,也仍然富有启发意义,称得上是中国社会学“燕京学派”的传世之作。

林耀华(1910—2000),福建古田人,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1940),曾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一生弘文励教,培养了一批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新版序言 (林耀华)
著者序 (林耀华)
英文版前言 (林耀华)
英文版导言 (雷蒙德•弗思)
第一章 东林的青少年时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脑子里过了一遍画面 就很好
看完催人当族长,浓郁的现代文学气;我们今天可以将“上苍”理解成人类本身,把命运理解成人类社会;一个人为了在这世界上生存,必须与不同圈子中的人发生多种联系。
《金翼》原有两个版本:1944年初版,1947年修订再版。“作者定本”即指根据后者译出的版本,也是林耀华先生更为中意的版本。林耀华先生在写作《金翼》时,有着强烈的学术写作文体创新的自觉意识。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自觉,在本书1944年初版后,林先生仍觉得表述上还嫌学理化气息浓了些,遂又在行文方面下功夫进行修改,最终在1947年推出了修订本。可以说,后一版本(“作者定本”)更能体现作者的写作风范和思路,具有不可替代的研读价值。
浙江大学图书馆。很易读。社会学著作,了解一些习俗啥的。确实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好像那啥和那啥,“家族史诗”。
对于国外的社会学研究者或者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缺乏了解的初学者而言,本书无疑是一本了解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优秀入门读物,林先生精细的笔触(尽管有些流水账)可以直接拍成电视剧或者纪录片。本书最大的缺点也本于此,纪实有余而社会学内容不足,尽管林先生在最后一章阐述了贯穿全书的社会平衡理论,但还是没能将金翼家族的传奇史真正解剖清楚,因此本书更像是纪实作品而算不得一流的学术著作,但愿有人能以金翼家族为例,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要素,做更深层次的分析,这真的是一个绝佳的案例,可惜林先生没有完成耕耘。
面对时代的种种不平和艰辛,黄家和张家其实只是因为一些微妙的变动导致几番起落,难免会产生宿命论的观念,但我们不难看到古田县是一个闭塞的但富有活力的传统的宗族社会,同时它是脆弱而顽强的,时代的劲风时时摇撼着这株盘根错节的各路关系凝聚的苍老大树,有败落也有新生。
“人类写作和阅读时的热忱和魅力是可以代代相传的,不同形式的杰作好比不同时尚和风习的衣衫,是不可比的。人文学科书籍的传世价值总在于它对人性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它所携带的永久的美感”
三星半。林耀华老师用小说般的形式,拆解、书写黄张两家的发家历程,胜在语言通俗且易于理解(甚至有古早翻译腔omg)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式在某些程度上也消解了学术性,一定的“门槛”尽管丧失部分大众性,但却能让书籍更有可信度与说服力。另,不同意一切发展皆是被桎梏于人际关系网络之中,人类的力量固然大,但我依旧认为,无形中的命运才是指引未来方向的真正原因。
民俗学相关 (作业,读了一半,没读完...)
看两家家族变迁,好的家族离不开兄弟姊妹团结,读书游历长见识,同不同圈子人发生不同联系,跟进时代发展,与国家环境政策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