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竹内好的悖论的封面

竹内好的悖论

孙歌

出版时间

2023-05-31

ISBN

9787108074973

评分

★★★★★
书籍介绍

日本战后思想界领军人物竹内好的思想传记,刻画竹内好一生追索的核心问题——日本社会如何打造健康的文化主体性。

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孙歌的代表作,积十余年之功,新增对竹内好亚洲观、中国认识的讨论,更完整地呈现出竹内好的精神历程。

--

竹内好,日本鲁迅研究扛鼎之作《鲁迅》的作者、中国文学研究专家、日本战后思想界的领军人物。曾写下《何谓近代》《作为方法的亚洲》等多篇“创造了战后日本的代表性论文”,著名政治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眼中的“畏友”。

这是一部竹内好的思想传记。对于竹内好而言,中国不是外在的他者,而是其自我否定的内在契机,在这一悖论性层面上,竹内好将中国、将鲁迅视为自己一生奋斗的精神原点,探索日本近代历史中可以转化的精神资源,一次次挑起论战、介入同时代重大问题,推动日本战后社会形成健康的文化主体性。

增订本新增三章近7万字,涉及竹内好对日本亚洲主义与当代中国的认识,更完整地呈现出竹内好的整体思想理路。

孙歌,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政治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中文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台湾人间出版社,2010)、《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三联书店,2011)、《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历史与人:重新思考普遍性问题》(三联书店,2018)、《寻找亚洲:创造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绝望与希望之外:鲁迅〈野草〉细读》(三联书店,2020)、《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游走在边际》(商务印书馆,2021)等。

目录
三联版序 直视竹内好
序 思考的习惯
第一章 遭遇鲁迅
第二章 探寻现代政治文化
第三章 战争与历史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不幸的人,请读一读鲁迅,读一读竹内好。
竹内好提出了那些最尖锐也最根本的问题。竹内好当年面对的那些问题,今天改头换面仍然还在困扰着我们,正因为如此,竹内好不仅属于日本,他也属于人类。——孙歌
“不经意地读过去不注意它的存在也便罢了,而一旦注意到了它,那就会念念不忘。”
看到最后一段,差点潸然泪下。
以竹内好观察鲁迅和毛泽东都很重要
暑假要写论文呀,买了新版重读~
博士修行14st,方法论上的冲击依然是巨大的。有点遗憾没有提前做好相关阅读的准备,对书中提及的一些事件、争论、著作所知甚少。不过孙歌平实、不玄奥的文字还是可以让读者接近竹内好——一个日本思想驱动机的存在。贯穿全书,抑或竹内好思想全线的是一组反义词:固体与液体、同质与等质、转向与回心,竹内好更多代表的是后者。如何跳出固体的思维,让液体的流动性指导思想的展开?如何摒弃本质主义的立场,将价值的评估等质化,不把一己的逻辑强加给他者,就如同置身于战时中国的竹内好,发现“那里同样都是人”一样。如何走向“回心”,这都是竹内好给我们的启示。此时鲁迅与竹内好的超强关联性,即他们作为主体对融入历史的渴望与绝望的共存——交相呼应。“思想的活力来自现实,却不是现实的摹写”诚哉斯言,竹内便是这样的思考者。
非常感谢孙歌老师在我大学时通过她翻译的竹内好告诉我思考的方法,多年以后读到这本《竹内好的悖论》,那些方法上的熟悉感扑面而来,正是这一段难以言说的前缘使然。孙歌老师是将竹内好转为内在,如同竹内好将鲁迅转为内在一样,因此,孙老师的行文处处透露着思辨的“美妙”。这种行文方式固然距离学院主义的论文相去甚远,却是讨论当代思想的(在我个人看来)最佳路径。通过这一本书可以知道,竹内好和孙老师都属于可以且应当反复阅读的“思想文本”。
全书读罢,不禁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