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风痕的封面

风痕

潘绥铭

出版时间

2023-08-31

ISBN

9787108075864

评分

★★★★★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性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短而且研究人员少,但是,它研究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发生最频繁、体验最深刻、意义最广泛的重大活动之一。人类智慧数千年来对于自身的几乎一切认识和争论,都可以在“性”这里得到集中的体现:精神与肉体、个人与社会、美与丑、生命与死亡,等等,不一而足。不妨说,“性”是研究人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

然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大众对于性社会学普遍存在误解,就是把它混同于“黄”或者“求医问药”,即使在学术界,非本专业的师生也往往认为:性社会学很有意思,但是不重要,尤其是学术价值有限。本书所呈现的研究成果,能够促使大众知道这是一门学问,而且很有用。作者用这些在经典社会学领域中也顶天立地的创新成果,来推广性社会学的学术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学术研究回顾,以他从1981年开始的经历与心路为线索,详细介绍了性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取得的成果。其纵向描述,以作者投入某项研究的年头为序(他几乎全都是第一个投入该研究的);横向描述,则以性社会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为线索(作者几乎涉及一切方面)。也就是说,通过作者一个人的经历,反映出了中国性社会学这个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全貌。

潘绥铭,1950年出生,北京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和该校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从1985年开始,他在中国创立并推广性社会学,奠定了其基本理论框架;创立了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初级生活圈、全性(sexuality)、性革命、性化、亲密消费、性风采、性福、无性婚姻、性的人权道德等,以及“有性无别”的新型多元性别理念,被同仁称为“性学教父”。

潘绥铭是实证研究方法的领军人物。在定量研究方面,他在2000—2015年进行了四次全国成年总人口随机抽样的性生活调查,属于世界唯一。在质性研究方面,他创立了“主体建构”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落实于“相处调查法”“求异法”和“最大差异的信息饱和法”等操作模式,以及社会调查的伦理原则。

目录
一点说明 001
1981—1988,我怎么开始研究“性” 003
无心插柳 003
研究之始:看,有设计地看 010
问卷调查,蹒跚学步 014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位老教授谦虚又坦荡的学术回顾。常常羡慕社会学学者,在高速变迁的转型社会里有挖不完的富矿。
若择一言以蔽:入住进去,而不是走马观花;与对方相处,而不是一问一答
潘老师这本书真是一言难尽,因为,太博大精深了!能把所谓的“学术自传”(也是文献综述、学科发展史、个人成长史)写得又全面又深入,又学术又感人,嬉笑怒骂冷嘲热讽之后正襟危坐深刻自省,时而令人喷饭时而动容落泪,全地球再没有别人了!老潘是做社会调查的高手,也是讲故事的高手,以自传而论,这本书的叙述方式是前所未见的: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但每章都以作者的学术志趣为主题撰写,就这么分出二十多个方面来,相互之间必有交叉融合之处,可读起来居然没有繁复啰嗦叠床架屋之感。同一时间段的故事,先后从不同的横切面纵切面分析、讲述、反思、批判,筑成全书的风格,好似学术版的《百年孤独》。金句太多只摘一朵:“我所选择的是那种首先满足自己好奇心的自娱自乐,然后在客观上也许具有创造知识的意义,但是更大的可能性是成为过眼烟云。”
好看 充满引人深思的人性洞察和充满智慧的闪光金句。真正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其实应该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方法。 比《瓜亚基人编年史》更精彩,比《社会学的想象力》更可读。每个人都能看、都应该看的社会学。
潘老真乃奇人也!极其精彩、极其独特的一本书,书名恰如其分,处处显示出“互构”二字,作者参与、推动、见证(说是“主导”可能也不为过)了性社会学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将心比心、嬉笑怒骂、人性洞察……那些本身就足以传奇的故事读来或捧腹大笑或掩卷深思。向老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其实,哪一个学科不是这样呢?谁也不应该自虐式地突出那种被迫的‘孤独’,而应该坚定地宣讲自己主动的‘独处’,尤其是以“道不同不相为谋”来对抗权力的诱惑。也就是说,我所选择的是那种首先满足自己好奇心的自娱自乐,然后在客观上也许具有创造知识的意义,但是更大的可能性是成为过眼烟云。这个目标顺序绝不能颠倒过来,否则就会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痛不欲生。”
好 。 很大篇幅是对社会学调查方法论的总结和反思,也有很多过程中经历的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当然也有很多富有时代特征的理论和观念,但可以看出作者写作的真诚和坦诚。 p.s.其实20年还给法大本科生开过西通课嘿嘿,文中记载的时间可以更新捏。
以为是论述类的 原来是学术自传 不过还是感谢这本书 让我知道中国还有这样一位独特的社会学家 以性见人间 这个视角挺好的
感触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