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佛教文化十八讲的封面

佛教文化十八讲

孙英刚

出版时间

2024-03-01

ISBN

9787108076083

评分

★★★★★
书籍介绍

通常来说,人们会认为佛教是一种从印度传入、在中国汉化的宗教,而忽视了它在犍陀罗即今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的发展。本书利用佛教文本和犍陀罗考古出土的佛教浮雕、佛像、佛塔、钱币等,探讨了佛教历史上一些令人费解的话题,如“玄奘记载的贵霜帝国君主何以两肩出火”“飞行皇帝会飞行吗?”“大雁塔为什么叫雁塔?”“佛陀和龙是什么关系?”“武则天为什么说自己是弥勒下生?”等等,随着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谜底的解开,佛教在犍陀罗地区的酝酿发展并演变为世界性宗教的轨迹得以从不同侧面展现,它对中国中古文明和社会政治的深刻影响亦可见一斑。

孙英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重大、重点、省重大项目多项。主要从事中古史、佛教史、丝绸之路的研究。出版《神文时代》《犍陀罗文明史》《隋唐五代史》等多部著作,在《读书》《历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次受邀在欧美、日本、台湾等地科研机构访学和执教。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佛教文献中的一位希腊君主
第二章 双肩出火的迦腻色迦
第三章 艾娜克(Mes Aynak)佛教浮雕的信仰与政治
第四章 “雀离”补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佛教十八讲太少了,应该写一百零八讲。😹作者前言道:“在这本小书里,笔者主要想表达三个意思。第一,中国文明并不是一个保守和闭关锁国的文明。……第二,不能简单地将佛教传入中国理解为从印度传入。……第三,历史上的佛教,或者说作为历史文化现象的佛教,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信仰,而且也曾经是一套意识形态和社会理想,曾经在中古中国的社会和政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贫喵以为,这话放在道教身上同样合适。孙氏讨论的飞行皇帝、弥勒降生、十一面观音等,在宋代依然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可惜某圈至今鲜有涉猎。期待《佛文时代》早日问世!😺
很好看,没有注释也行吧,但是如果能把至少文中提到的学者在书后都列个参考文献就好啦
好看,可惜十八讲太少,前面的域外佛教部分还是更适合对佛学已经有一定了解的人
“大乘佛典的历史脉络,包括了从最初的只有口传没有文字的时代,到犍陀罗语(以佉文书写)佛典时代(公元前后到公元3、4世纪)再到梵语(以婆罗米文字书写)时代的演进。可以说,每一部大乘佛典的梵文本,都不可能早于公元3、4世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认为那些梵文本(最早写于公元5世纪,大多数写于公元11世纪以后,甚至写于17世纪)是原典,甚至拿其来纠正公元2、3世纪中国的汉文佛典的话,从基本逻辑上就是错误和荒唐的”
普利斯顿博士的水平就是高
有内容,有见解,还是缺少什么
有内容,有见地,有扣题而稀见的图片。只是所选的题目都是中西交通、文化交流的大题目,却未必是对佛教感兴趣的读者感兴趣的题目,“佛教”只是“文化”的钩子罢了。
高铁上读完。虽云“佛教文化”十八讲,主体部分侧重的还是孙一直关注的中古王权与佛教,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很多篇章已经在孙的论文、《犍陀罗文明史》《神文时代》等书中读过,再阅相当于印象叠加了吧。这次印象深的反而是最后关于“隋唐宗派”说的“叙事”痕迹的揭示,对“隋唐宗派”说作知识考古,让我们看到真实的历史知识图景和叙事中的巨大差异。
如果追求阅读的流畅与轻松,用章末或书末注或许也好过完全删去注释,一些史料和研究还是需要“指路”的。有三四处错别字,嘉祥大师写成嘉样了,不知是作者用五笔输入法还是文字识别的问题。后记很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