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的封面

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

[ 英]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出版时间

2015-04-01

ISBN

9787111495499

评分

★★★★★
书籍介绍
2001年2月,学界宣布,基因组包含的不是如原先所预想的10万个基因,而是只有3万个。这个令人震惊的修改导致一些科学家得出结论,认为人类基因其实不足以解释人们的所有不同方式的行为:我们必定是由后天而不是由先天所造就的。生物学再一次要被放在先天-后天的争论这张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上撕扯。 广受赞誉的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主张,正在出现的真相比这种神话要有趣得多。 后天培育依赖于基因,而基因也要求后天培育。基因不仅预先规定大脑的广义结构,而且它们还吸收塑形的经验、因应社会的线索,甚至运转记忆。它们是意志的原因。也是意志的结果。 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60多年之后出版的这本《先天后天》,详细记录了我们对基因的理解中所发生的一场新的革命。 里德利描述先天力量的信徒与后天力量的信徒,为解释人类这种悖论式的造物如何能够既有自由意志同时又受本能与文化的推动而发生的百年之争。 《先天后天》对基因如何建造大脑来吸引经验做了一次激动人心、紧跟前沿的论述。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先在牛津大学做动物学研究,然后又当了一名记者。 他在《经济学人》杂志工作了八年,在《星期日电讯》和《每日电讯》开设了七年专栏。 《毫不掩饰》(Warts and All)一书就是他的作品,写的是美国的总统政治;《红心皇后》(The Red Queen)是他口碑最好的一本书,写的是性的进化,也由企鹅书局出版;同时他还写了《基因组》(Genome)。 他的书曾入围六大文学奖项。 他是国际生命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Life)机构的主席,现居卢森堡,妻子是纽卡斯尔大学心理学系的高级讲师。
目录
序言 12个有胡子的人
第1章 万物之灵
第2章 众多本能
第3章 先天与后天——绝妙的对偶
第4章 疯狂的原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本条理性主要观点并不明确的书~有点乱大量的例子~很快可以看完,但没有太多总结结论
太喜欢这本书了。
看看
想说爱你不容易,有点难!
看不懂,放弃
【No.018】翻译很糟糕,内容很万金油。需要避雷的作者。
翻译太糟糕了
读到的是新版译本的,没有读过其他译本,感觉翻译基本上不影响理解,以后有机会去阅读原版。全书的结论就是先天通过后天来实现,也是常识的看法。书中对于观点的论述非常精彩,从两性关系的相同和差异,动物的对照实验,生物学的研究,心理学的发展,到末尾作者指出自己的两个孩子的到来推动了这本书的创作。在同样的家庭成长的两个孩子,个性差异却很大,肯定了先天的作用,当然,后天培养也同样重要。合理的认识是认识自己的先天优势,并在后天中得到强化。对于社科,心理学爱好者,都很有启发!
堆砌大量似是而非的案例,整体的逻辑凌乱,最后也没得出有力的结论
买的这个版本可能如评论所述翻译有问题,其实前半阅读还是流畅,最后小半部分有多处阅读不畅。书中描述的"证据"在某些方面让人沮丧,因此精英社会其实从基因修改开始做即可,则先天后天皆占,不用担心意外了。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