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世界金融史的封面

世界金融史

板谷敏彦

出版时间

2018-09-01

ISBN

9787111603009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本书中,你将看到: 《汉谟拉比法典》中人类最早对利率上限的管制; 《罗马法》如何确立财产权; 中世纪基督教金融政策; 文艺复兴与现代会计制度的诞生; 大航海时代带来的货币革命; 公司制度与郁金香泡沫; 近代战争与国债诞生; 从斐波那契数列到大阪堂岛的蜡烛图; 基金与公债的明与暗; 牛顿与金本位制度; 媒体恐慌与道琼斯价格指数; 从两次世界大战到布雷顿森林体系; ······ 通过人类金融史的一个个灿烂的瞬间,本书串联起了一幅战争、货币、债务、财富与人性的壮阔画卷。可以说,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着金融的影子,而正是这一串串事件构成了今天我们复杂纷呈的金融市场。 本书能帮你读懂金融世界的来龙去脉,了解各种金融产品的本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利息和银行都出现在货币之前
第一回 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
第二回 《汉谟拉比法典》对利率上限的管制
第三回 公元前的商人银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者开篇直言这是一本写给投资人(忙人)看的金融史,结尾也再次强调了此书的粗浅,看来是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因此,全书简短,内容不是很系统,仅举出了历史上较典型的事例和转折点,分析也是点到即止。所以,早期历史的部分本身比较简单,理解起来没有问题,到后半部分30世纪以后的发展,就因为太过跳跃而让没有基础的人难以理解了。 不过考虑到日本人写的书,至少在近似价值观内比较客观不过分渲染,也没有各种废话恶意拼凑字数,所以还是值得借鉴的。多少补充了知识点,好在也不用花太多时间听废话。
日本人写的金融史。什么是金融?货币、公司还是股票债券,每个分支都可以单独著史,提到金融史又紧密结合政治。 太平台岛国使用无法移动的巨石作为货币,很荒谬吗?但黄金的储备不也是在贮备银行打上标签而已,也是不能移动的巨石。数字化的比特币不也是在数据区块上打上标签?金融的本质一直都没有变过。
一般,脉络主干不清,枝干篇幅过大。最后一张对于非金融工作者有一定的实操理论了解。其他,有个精彩之处就是描述国家战争,发债,通胀流程的逻辑,这一系列操作影响着战场背后的所有一切,以及战后的一切,几乎控制着战争。
繁荣与衰退周而复始,历史总是处在类似情景的重现的波动中行进,就像利弗莫尔说的:华尔街没有新鲜事。
很好的饭后溜达读物
简洁明了。感受是投资者常常高估了自己的判断,到头来能与指数的整体走势持平就已经不错了。
世界金融简史,另因作者为日本人,故对日本金融制度着墨不少。
这书写得还是挺详细的啊,为什么都说不好?不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次贷危机这样时间比较近的确实涉及不多,但时间更早的还是值得一看的
逻辑性不强,跳跃大,好的东西总想和日本搭个边,虽然也有对日本的批评,希望国内作者也能出这么一本书,联系国内的情况。读了一半了,总体来说对于想知道部分金融发展历史的人还是不错的,就是有一点混乱 。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