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具体生活的封面

具体生活

[美] 吴军

出版时间

2018-11-30

ISBN

9787115490131

评分

★★★★★
书籍介绍

人是矛盾的动物。在“工作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是为了工作”的问题上,大部分人会说,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的确,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会想着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实际上,你是否常常会在工作和生活产生矛盾时,选择放弃生活,而忘记了工作的初衷?

《具体生活》的主要内容来自吴军博士得到专栏《硅谷来信》,撷取的主题涉及吴军博士的生活感触。无论阅读旅行,还是审美格调,都别有一番趣味与洞见,对当下忙碌之人的参考意义或许不亚于向他们传授的职场经验。

生活的风范、品味和认知水平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回真实的自己。

吴军,学者,投资人,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任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等职。

吴军博士曾作为研究员和副总裁分别任职于Google公司和腾讯公司。在Google公司,他和同事一同开创了搜索反作弊研究领域,成立了中、日、韩文产品部门,设计了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领导了Google自然语言分析器、自动问答等研究型项目。在腾讯公司,他负责了搜索、搜索广告和街景地图等项目。作为风险投资人,他成功地投资了数十家硅谷和中国的高科技企业。

吴军博士著有《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大学之路》《文明之光》《硅谷之谜》和《智能时代》《见识》等多部畅销书,并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在内的图书大奖。

目录
前言_ 生活是具体的_
第一章_ 旅行的意义_
为什么要旅行?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人们通常会说“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平心而论,很难讲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哪一个收获更大。不过,行万里
路的收获常常是读书、看电视,或者上网学习所得不到的。因此我常常认为读书和旅行的收益是互补的。
016 为什么要旅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到了一定层次,人玩得都有心得了。不只会玩,还玩得有章法。 吴军老师是自由主义下的通过技术跻身资本社会上层的精英人物,这一点需要牢记。屁股已经决定了很多表达。 吴军老师的表达主要是西方视角下的产物,包括许多习惯和爱好,其中倾向性很明显,溢美之词不必言表。 书中荐书环节和歌剧《指环》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其他的许多章节总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比较适合大家实现财富自由以后去悉心实践。 人生之苦,在于看见。好好努力吧。
相比吴老师其他几本书,这本可能相对要水一些
仔细地阅读了一到四章、第七章,中间第五、六章徕卡摄影和红酒鉴赏部分只是简单翻看一下。第一章写旅行,虽然不是文学性的游记写作,但吴军老师是个很棒的攻略作者,而且他本人阅历丰富,阅读他的文章,可以得到很多、很好接受的知识。第二章的博物馆也很有价值,其中有一些博物馆我甚至去过,却没有注意到一些惊人的展品,比如米开朗基罗在圣彼得天花板上的《创世纪》。读书和音乐的部分,几乎适合每一个年龄段的读者。本书与其说是什么“精致生活的指南”,倒不如说是丰富、幸福、充满好奇与收获的生活的指南。
快乐与幸福最重要!
感触颇深的是: 旅行、阅读、奢侈品。。。 这估计就是马老师说的认真生活吧: 内心时刻感受到责任与荣誉,对外展示出优雅与从容,就是幸福生活的根本
《具体生活》的主题主要集中在生活美学的方方面面,包括旅行、摄影、个人成长,教育、品位和品鉴等话题。吴军博士将自己的经历以及身边那些时代先行者的经验,以鲜明睿智的方式阐述出来,为读者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值得深度思考的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视角。
告诉我们如何享受生活的一本书,不过有不少不通顺的地方。
读书、旅行、参观、聆听和消费为了什么?知识的丰富是基本,了解更多的东西,是形成见识的有利条件,需要人主动去参与。但是还应该有更丰富的答案,例如精神的放松,一种由沉醉带来的时间遗忘感,是谓享受,不过这也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生活的方向感,钱多钱少,都有活法,不同级别,不同消费,不是为了迎合贵族曲调,也不是散漫到贫民的无所谓态度,就是理论和实践联系,从n走向n+1即可。 另1:尼采和瓦格纳决裂,马克思一家旅行听到瓦格纳音乐就头疼,看完吴军关于瓦格纳音乐的介绍,我是明白了,那就是太精英意识了,不够民主,思想不够深远,是小资情调作祟。 另2:一流艺术作品也好,顶级商业奢侈品也罢,都有它的存在感,虽然当下是为上流社会服务,但在历史长河中会留下更多痕迹,毕竟表明了一个阶段下的最高生产力水平。
人的知识结构都是有短板的,牛逼如吴军也不例外,《具体生活》这本书确实写得很烂。
学习到不少如何生活 生活中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