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发展的自我的封面

发展的自我

[美] 罗伯特·凯根

出版时间

2022-06-01

ISBN

9787115549716

评分

★★★★★
书籍介绍
美国必读100部书之一,畅销全球40年,哈佛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 “建构—发展”心理学开山之作。 给每个人的“个人成长简史”!文化、家庭、环境、经历、个体认知水平等因素,如何影响我们成为自己?我们如何在存在之虚无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本书是一本独特的“自我发展心理学”,是毕生成长的地图。 每个人都是静态与动态的综合体,在静态中找到内在的平衡,在动态中寻求自我的发展。 李松蔚、李一诺推荐。 ◆ 内容简介 ◆ 罗伯特·凯根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是在我们追寻社会意义与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意义”具有相当宽泛的内涵,包括我们对他人、自己与关系的认识,包括我们的经历、当下与未来的预期,这也需要我们做出决断与取舍。 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我们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我们需要有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来维系内在世界与外在关系之间的平衡,但我们由一个发展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发展阶段时,也会出现失衡的状态,这也是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动态失衡的过程中,我们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同伴团体等,我们以“沉浸”的形式接受着文化。一旦我们接受的文化与我们的认知水平不相匹配时,便会出现冲突,这种冲突也正是发展的契机。 凯根把人一生的自我发展分为六个阶段的演化平衡,每个阶段我们都将面临不同的挑战,如果我们能从容应对它们,便能发挥自我的潜能。 ◆ 名人推荐 ◆ 某种意义上,凯根在这本书里为人生做了“剧透”。他用妙趣横生的手法,描绘出人们在不同阶段,会运用怎样的策略维持自身的稳定,同时让你看到,稳定的另一面就是限制。每个人都只能用局限的方式认识世界,有趣的是,身处其中的我们甚至看不到限制的存在。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让你提前意识到,自己在如何“画地为牢”地打转。——看到了就会立刻走出来吗?未必。但是有了这张地图,我们至少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那么也许有一天,新的经验触碰到了这些边界,即便面对痛苦,我们也不会那么恐慌。短期的自我失衡让人眩晕,但放在长期的视角下,那就是成长来临的序章。 临床心理学博士,李松蔚 我买过这本书的英文版,这是一本带有哲学色彩的发展心理学书,凯根笔下的“自我”的成长,用通俗的话讲即“不破不立”。我回顾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每一个“我”,以及为扮演好每一个新“我”做出的那些跌跌撞撞的努力和自我突破,的确如这本书所说,自我的演化都源自失败和痛苦。每个人的发展都是那么地独特,但我们无须因独特而感到孤独;正是动态的自我与世界,让我们可以不断跳出原有的“自我”的维度,探索人生更大的可能性。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本书, “变得更加可爱和更加温和,成为更好的父亲和母亲,更加自然和更为幽默,坦然地面对恐惧、赞美或嘲讽的体验”。 一土教育创始人,李一诺
目录
版权声明
推荐序 自我组织、失衡与成长
前言
引言 建构和发展
第一部分 演化停滞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罗伯特·凯根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是在我们追寻社会意义与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发展是会失衡的,如何能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就是经受挑战,找到平衡。
在家庭咨询中,我会根据案例帮助父母了解建议分为两种分类:指导性和建设性。 指导性的意见还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我比你强的情感色彩,这样孩子会天然地产生一种力量的争夺。 建设性的意见是提供爸爸妈妈的生活经验,是一种平等的协商帮助,选择权在于孩子,他拥有拒绝的权利,爸爸妈妈不会生气,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这种尊重其实是一种我比你更有社会地位的自大)。这样孩子会从内心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感,如果犯错,他会在内心更认可父母的经验和能力,这样非压迫性赢得的尊重会是由内到外的。 这样孩子的自我得到了保护,同时又能够真正的融合父母的自我的智慧,在家庭结构中,这样的传承可以理解为家庭的一种宝贵财富的延续。
人生的发展就是跑跑停停,慢慢地看够一生的风景。
在自我的概念上,你得承认从儿童时期到成年是动态变化的,但是也包含着静态的成长。不能因为心理学概念的一头雾水而选择放弃,因为有些东西不是等着你去理解,而是你先理解了你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处在任何年龄段都要不断学习,不断发展自己
好书,但是太专业了 很多不懂 自我是如何发展和构建的。所以很多观点之争,考察以下对方的心理发展历史就会发现,没必要争。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书籍太过专业,作为一个没有心理学基础的人读起来确实非常晦涩,好几次读了几页一脸懵然。
人生的成长就是不断打破自我的过程。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