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生命的探问的封面

生命的探问

[奥地利] 维克多·弗兰克

出版时间

2021-04-09

ISBN

9787115560087

评分

★★★★★

标签

社会

书籍介绍

在经历创伤后,重新鼓起勇气面对生活! 弗兰克尔一生都在传递一个主题:所有危机,都是考验人性的机遇。本书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弗兰克尔年轻时经历战争,一家人经历了很长的集中营生活,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不幸在集中营内丧生。

他目睹了难以形容的恐怖。他经历了人类最悲惨的经历。

他从集中营获救 11 个月后,在维也纳工人区奥托克林的成人教育中心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在讲座中,这位后来闻名世界的心理学家解释了他关于生命意义和韧性的核心思想。

“要像拥有了第二次生命一般的生活”,他揭示了他的基本信念:“作为人类而存在,意味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独特的坚韧。”

本书是弗兰克尔重新被发现的一部杰作,其中所收录的文章是弗兰克尔于1946年发表的三篇演讲的抄本,其内容强大有力,时至今日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这些文章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他以自己经历的丧失、失去自由、饥饿和对死亡的恐惧等这些痛苦的经历为支点,运用科学的心理治疗技术,将希望、友谊和使命感传达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他用毕生的努力向世界表明:只要活着,凡事都有可能。

1.意义疗法创始人维克多·弗兰克尔遗珠之作,简体中文首次引进出版!

2.由心理学大咖,亚洲存在主义团体协会创立者,李仑老师亲自翻译、导读!

3.弗兰克尔提供了一条寻找希望的路,哪怕是在那些最黑暗的时刻。——《纽约时报》

4.弗兰克尔一生都在传递一个主题:所有危机,都是考验人性的机遇。

5.“要像拥有了第二次生命一般的生活”,他揭示了他的基本信念:“作为人类而存在,意味着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出独特的坚韧。”

6.本书简明扼要地再现了这位伟大的精神医生的全部思想,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他又通过无数篇文章与书籍将其拓展完善,其中阐明的思想深度至今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目录
序言
“自我”是人类的核心
生命意义的来源
现代医学的客观性与人性
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李仑老师翻译,一定得看下 书马上在路上 5-14 看了三分之一,五星 还有最后一个部分作者生平 5星,甚至想10星,值得反复读的一本书,最深的困惑问题的答案书,打开新世界的大门。5.21 读完,一生推,床头书。
作者说得太过笼统或是笃定,很多观念不太认同。每个人对于痛苦的承受能力不同,我们应该正视这种差异,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意义。如何去淡化痛苦或是释怀只能交付于命运的安排,我大概就是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吧
弗兰克尔作为一次悲剧事件的经历者,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究。集中营的生活给了他许多的磨难,肉体和心理上皆是,但他却强大到可以再去回顾这些经历,并且以这些事例作为拯救别人心灵的启迪。感谢
即使痛苦也是生命意义的一部分,以及如果不能改变命运,就要努力顺应命运,这是最近两年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我逐渐想明白的地方,也是《生命的探问》中非常触动我的点,但是也会想,如果倒退几年,我还没有经历一些事情,读这样的观点是否会一样的认同呢?即使认同,也怀疑自己是否能做到。果然,经历本身就是生命意义的一部分,正是弗兰克尔不同一般的遭遇,让他对生命的思考有了更深的维度。
很亲切的书,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脚踏实地的叩问,尤其是“不是我们被允许去问生命的意义,而是生命在提问,在把问题指向我们,我们是被质疑的人,是必须回答的人,我们必须回答生命中不断出现的问题与基本的生活问题”很让人豁然开朗。
很多时候,相比功名利禄,生命的韧性更令人感动!
他用了任何人,基本上都能看懂的说话方式,道理阐述,写作方式也非常幽默,两本书一起看终究是搞混了…
别着急,努力生活。总有一件事适合你,总有一个人适合你,总能在某一刻感叹:人生真有意思。
2022年2月28日读毕,2013年7月31日曾经读过《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次主要是通过行为经济学角度来看弗兰克尔的书。个人认为弗兰克尔的生命意义理论和行为经济学关联很大。其一,过去已经无法消除,现在就是一切,未来我们不知道要发生什么,并且需要我们行动来引出未来。其二,生命的意义在于个人的每一个选择,这些选择可以带来创造、体验和态度价值。每一步选择就好比下棋,可能性很多,这些可能性是人生给个体提出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就是生命的意义。其三,弗兰克尔举了想自杀的人因为纠结浪费出租车费用,而救了自己一命。这是损失厌恶救人的例子。其四,在集中营心理学说到人退化为动物的本能冲动的可能性,但是人的内心可以改变参照点将损失变为获得,减轻损失厌恶对人的影响。其五,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对生活说“是”。
“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