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封面

卡片笔记写作法

[德] 申克·阿伦斯

出版时间

2021-06-30

ISBN

9787115564672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轻松写就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的卡片盒笔记写作法!

德国著名学者卢曼基于学习心理学的洞察,借鉴久经考验的笔记技术,使用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积累了 9万张知识卡片,一生中写了 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

本书是该系统的第一本中文综合指南和说明,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从写作知识、写作准备、写作能力和注意事项四个角度概述写作的基本问题;第二部分总结了有效写作的四个原则;第三部分是成功写作的六个步骤。详细解释了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写作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思考、理解和提出新的写作思路,而不用将时间浪费在寻找笔记、资料或参考文献上。

无论你喜欢用笔和纸,还是喜欢在Windows、Mac或Linux上做笔记都没关系,这个方法都能够轻松应用。

 德国的卢曼被称为“当代黑格尔”,是马克思和韦伯之后,百年一遇的具备天才卓识的大师。作为20世纪社会理论界的一颗明星,卢曼以其辉煌作品的灿烂光芒,照耀着整个20世纪下半叶西方当代社会理论的发展进程。他的写作方式别具一格,37岁才投身学术界,并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获得了在德国很难获得的博士学位。他生前发表了58本书,及数百篇文章,不仅高产,而且《社会的社会》、《社会的艺术》等都成为影响深远的新经典。在本书中详细公开他成就背后的秘密——卡片笔记写作法,即使普通人不一定能够著作等身,但一定不再为写作发愁。

 从根本上改变写作难,学会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将会发现无论是写论文、还是写书都不再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传统先定写作目标和计划,自上而下地写,所以会感觉被逼无奈、事倍功半,而卡片笔记法是从平日就已经在构建自己的知识库,等有灵感的时候,才提取储备的知识,所以写起来兴致盎然。

 本书的作者借鉴了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法,所以这本书也算是一个学习成果,每个见解都综合了许多商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不仅提高了写作技能,也全面提升学习技能。英文版豆瓣评分8.8,想读近3000人,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2020年,有两件事情深刻影响了我。阅读本书的英文版,便是其中的一件。多少年记笔记过程中的痛点,都被这本书娓娓道来,并且采用了令人信服、可执行的方法来破解。笔记不再是那“被忘却的纪念”,而是构成了一张硕大的思维之网,可以找到,可以积累,可以偶遇。这种方法升级的快感,我已经多年没有体会到了。感谢译者陈琳将本书原汁原味地翻译成了中文。让更多读者有机会重新找回记笔记的激情与乐趣。

——王树义,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玉树芝兰公众号主理人

卢曼的“盒中笔记”通常很简短,因为这些只是他庞大繁杂研究中的索引,等需要时,他会借由这些线头进行延伸思考,然后不断链接知识要点,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树。你也可以试试。

——姬十三 果壳CEO

很有趣的书,用这个方法可以不断积累笔记,形成终身学习、提高自我的习惯。

——亲子手帐达人、笔记大V温言

每天写6张卡片笔记,一年就可以完成博士论文,你信吗?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理论学家卢曼教授就是这样做的。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卢曼从阅读到记笔记到写作的整个工作流程及其背后的认知原理。真希望十年前的自己知道这个卡片盒笔记法,强烈推荐每一个学生、科研工作者、作家、终身学习者都阅读这本书并认真地实践它。

——李娟 北京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雪小豹说公众号主理人

卡片写作有很多流派,卢曼卡片盒写作法尤其合适学术写作与信息密度大的写作。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如何将卢曼盒卡片写作法应用到写作中的图书,值得向读者推荐。期待你从此成为一名卡片写作爱好者,享受写作的乐趣。

——阳志平 安人心智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这是一本教会你如何从思考到整理,最后形成个人知识结构过程的书。让信息生长并自然地形成网络,如同人类大脑一样,你会重新认识“笔记”这件事。

——马锐拉,wolai我来笔记 创始人

把《卡片笔记写作法》当作一本写作书籍看,当然不错,但如果把它看作一本思考方法书,可能收获更多。不过,我认为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如何建立一个有生命的组织系统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从这个视角的阅读中受益良多,相信你也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成甲《好好思考》作者

目录
中文版序
推荐序一 像卢曼一样写卡片
推荐序二 外脑思考,突破思维局限的写作法
推荐序三 用卡片笔记积累你的知识复利
译者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其实即使没有读过本书这样为卡片式阅读和写作构建完整方法论体系的作品,也多少都在日常阅读中使用过这种方法,不论是文本中的批注,还是笔记本上的摘录,抑或是目下大量app化的碎片式笔记,都是行先于知的典范,只不过在这样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后,我更知道此前的诸多良好习惯的确都是久经考验和积流成河的。比如我从来都不在书本上批注,并非是书籍上的洁癖,而是批后因为不成体系导致未来无从查找于写作无异,所以当豆瓣推出笔记功能后我就如获至宝。只是最早的使用更多集中在为编辑和作者挑错以显示自己的仔细和牛掰,但很快也就发现这样的抖机灵同样只是逞一时之快,于后无异。于是慢慢习惯了摘录、思考和长短评的习惯,恰如本书对卡片式笔记的分类:文献笔记、闪念笔记和项目笔记,然后在日后对笔记的回顾与使用中不断转化和总结为永久笔记。
这个学习整理的方法我现在非常需要,但这本书的编排并不好。 1/5的精华内容,4/5在陈述这个方法为什么重要为什么有用。花两小时看完,不如看十分钟的视频。 建议配套看相关的卡片盒知识体系的视频,或者相关软件的视频介绍更为清晰直观。 核心原则: 1. 随时捕捉生活中的灵感——闪念笔记。 2. 用自己的话写笔记——这个翻译的过程会加深理解,是融入个人思考的关键。 3. 引用内容要标注来源出处——方便回溯。 4. 建立笔记之间的连接——重中之重,通过梳理,让死的内容活过来,构建神经网络般的体系。 5. 每个笔记的内容必须简明扼要,且只讨论一个观点。 【一定要配套软件进行思维整理,我用的是Obsidian.】
本书读完,这本书就是典型的一本书的体量却只写了一篇文章的内容。与其买这本书不如百度一下'卢曼卡片'。 本书一如外国鸡汤书的调性,先吹嘘一下卡片笔记法如何牛,然后简单介绍了卡片法的大概流程,最后就是各种隔靴搔痒,似是而非,顾左右而言他的春秋笔法。其中的干货一篇文章就能讲清楚。 结论:卡片法思路不错可以参考,但精读本书比较浪费时间,推荐百度一下'卢曼卡片'。
一个讲写作法的人为什么把书写成这样?不否认这本书确实有干货,但是吹不起来。2星★★2021年7月19号 今天才发现这本书其实是宝藏。在我喜欢的良心博主那里又被安利了一下,所以重我也实践了一下,真的很强大,很佩服。有很多人说这本书废话连篇,但是它强大的笔记法足以掩盖这一点。光看不去实践是对自己时间最大的浪费。 ⭐⭐⭐⭐⭐2021年9月1号
新颖的学习方法,但是实操性很差,看完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而且也没有合适的软体搭配使用,后半本书都是废话
看到68% 果断弃
这个方法真不错! 全书95%都在水,只有几页提到了方法。有时间通读全书洗洗脑,没有时间看看这几页就好了: 1.2 节,1.3节,2.1 节,3.1节,11.4节。笔记和写作都不是目的,是如何运用第二大脑帮助大脑思考问题。科学的思考方法可以用在学习和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 这大概是我一直以来读书无效的解法。虽然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能坚持操作起来挺难的。
真的好 慢点读把不重要的划掉更好
2022已读04-知识模块化积累,并建立模块间的联系,这个理念不错。不过对于数理类的知识,基础的block还是需要琢磨一下。
补标,是个听着很妙但很难实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