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咖喱传奇的封面

咖喱传奇

[英]莉齐·克林汉姆(Lizzie Collingham)

出版时间

2015-07-31

ISBN

9787121266805

评分

★★★★★

标签

美食

书籍介绍

本书以咖喱为引线,讲述了印度的美食、文化与历史,帮你从一个有趣的侧面了解印度——这个古老、庞杂、有趣,有点混乱,曾遭遇不幸的地方。内容严谨,余味悠长。多少沧桑,尽在平凡的酱料之中。

辛辣的食物在人们食谱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咖喱这种味道浓烈、充满异域风情的调味品,更是受到全球饕客的追捧。

想知道辛辣为何如此吸引人,不能不去了解其历史。

本书并非严肃的学术著作,既可作案头文牍,又可作饭后消闲。

富含有关咖喱的历史、传闻和菜谱。

无论是否喜爱这种酱料,你总能在其中尝到不少滋味。

目录
Part 1 红咖喱鸡:探索正宗的印度美食
红咖喱鸡(Chicken tikka masala)
Part 2 比尔亚尼菜:伟大的莫卧儿人
查路基恩国王所迈斯瓦拉(1126—1138)厨房的烤黑鼠菜谱
阿克巴的朝臣阿布尔·发兹尔所著《阿克巴王朝》中的一份菜谱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终于读完了,非常有意思。某些给差评的人,讲道理,你不熟悉的菜名多就是差评属实滑稽,如果一个白人看讲中国菜历史的书抱怨名字太多难记所以给差评,你不会直接爆炸?沙文真实要不得。按照作者的逻辑,咖喱是莫卧儿人+葡萄牙人+英国人的后期营销洗脑造成的产物,整本书其实可以被封底很好的概括。对于能吃到比英国菜更本格的印度菜的我来说,了解到某些菜的源流真的很有意思,比如biryani这么好吃的东西果然原型就是抓饭,korma这样极其浓厚软烂的烹饪灵感果然就来源于骄奢的贵族审美,chicken tikka masala/butter chicken原来是英国人的改良菜(真的好好吃)。这本书与其叫咖喱,更应该叫当代印度菜溯源,咖喱确实是个英国人发明的、过于大而化之的词了
印度咖喱(不同于马来西亚、泰国)传播史;殖民与饮食:英帝国印度殖民,印度的英国痕迹;英国印度菜;;Biryani;素食——社会阶层;葡萄牙人将辣椒、水果(菠萝)传入印度;摩尔人对伊比利亚饮食的影响;英国东印;recreated by the English:马德拉斯咖喱;印度的英国食物:cold meat cultlets;咖喱与英国人的身份;甘地的饮食;茶叶传播;Indian take-away and invented cuisine,从海员开始;globalization of Indian food;墨西哥印度菜;日本咖喱;
菜名如果能有中英对照,会更有价值
译成这样的译者,是哪来的自信写前言的?编校成这副鬼样子的编辑们,是哪来的自信上六七个人名字的?做出这本书的三辉,是哪来的自信定价49的?
看起来像是写美食咖喱,其实是写南亚次大陆的文化殖民故事
一个拥有美食家洞察力的历史学博士作家的佳作。强烈推荐美食兼历史爱好者读。
以咖喱为切入点,记述了英国及英属印度时代的相关的历史文化——这种以小见大的书籍在欧美很常见——但无论是对饮食还是历史的描述都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想要具体了解还要自行搜集资料。但意外的不难读,且有收获。 多数笔墨描述的是英-印两地互相作用下所产生的英式印度菜,或者印度化的英国菜,而非印度菜本体。 因为没有相关食物的配图及准确的官方翻译,其本身粗略的介绍,对英国食物及印度食物都没有足够了解的读者(譬如我)来说,很难获取对其中描述食物的具体认知。 更头疼的是译者对书中提及的知识没有足够认知,只机翻一样的译制,又不熟悉中国内地的语言习惯,“pilau”按照国内习惯,翻译为“抓饭”比“肉饭”更为贴切,更不提陈胡这种常凯申一样的槽点了。 多处逻辑上的病句使我怀疑该翻译在技术上的准确性。
事实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本书最喜欢一章是茶叶战役,语法错误和错字都有几处,但了解到了一点点印度历史
高三读过,然后高考完那个暑假就去北印度毕业旅行啦!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