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灰度创新:无边界制造
林雪萍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09-01
ISBN
9787121395741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本文从制造工厂的视角,审视制造业的创新来源。工厂与外部交互所发生的创新(灰度创新),远比想象的复杂,而且生机盎然富有活力。如果放大到整个制造业来看,没有制造土壤的固守,基础原理突破所带来的生产力,将会大打折扣。中国有着肥沃的制造土壤,珍惜这些土壤和它下面的交错复杂的供应链根系,是中国制造的一条跃迁之路。 林雪萍,全球产业观察家、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南山工业书院发起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对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及环球制造创新体系有较深研究。
目录
内容简介
前言
第一章 灰度创新的定义:交叉结合部的创新
/第一节/ 微笑曲线是一个典型的误解
/第二节/ 创新驱动人见人爱,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写作太随意,前后重复,核心观点就一句话。更别说大量引用其他书籍甚至是百家号的内容了
案例很好,扩展视野。但是理论还是过于零碎,没有进化出来统一的度量衡,重新打量这件事。还是散,理论精度及其统一性的衡量度,远远不够。期待林老师推出更好的作品,让文本例子,能用更好的度量衡,统一起来,或者联系更加紧密。
灰度创新概念本身很有道理,它不同于原始创新,是一种价值链结合部的创新,微笑曲线底部的创新,制造过程中融合上下游的创新,确实是中国作为工业大国能够实现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但书籍本身写得太过潦草,没有太多深入,有拼拼凑凑之嫌。
是一本比较接地气的书,举例了比较多的产业案例。灰度创新的提出,是要让社会认识到制造业也有重要创新——“干中学”中积累起来的、非专利的隐性知识,是结合了制造与设计、制造与使用的连接部分的创新,更是具有专业能力的工程师的深入生产一线的辛苦耕耘、定制化研发的成果。
很多内容抄袭苏珊娜伯杰的《重塑制造业》,里面还看到施展《溢出》的影子,同时还有《隐形冠军》的案例,也不是什么新的概念,丰田早就用着这套逻辑在做事情,失望大于期待,案例很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