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哲学讲话的封面

哲学讲话

艾思奇

出版时间

2018-11-01

ISBN

9787200140668

评分

★★★★★
书籍介绍

名家推荐

这一本通俗的哲学著作,我敢说是可以普遍地做我们全国大众读者们的南针,拿它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李公朴

内容简介

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哲学讲话》,旨在把《大众哲学》问世时的原貌呈现给读者诸君。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早已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代表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这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哲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大众读者能够广泛接受。在《大众哲学》的诸多版本中,最初刊行的《哲学讲话》无疑具有特殊的价值,体现了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哲学探索,所开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方向,至今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需要坚持和推进的,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并没有为岁月所磨灭。

艾思奇(1910—1966),原名李生萱,南腾冲人,蒙古族。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著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艾思奇文集》,主编《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等。

目录
编者序
第一章绪论
一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 哲学的真面目——哲学是什么?
第二章本体论(世界观)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南腾冲人,蒙古族。这本书,首先是杂志文章的合集,也就是采取专栏的方式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读物。从杂志专栏的角度,才能理解为何要采取着这样的写作方式。毕竟,杂志不是学刊,更不是专著,这就需要我们看到,1934年底,艾思奇在《读书杂志》上开始连载《哲学讲话》,而二十四篇哲学讲话试图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方式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了四个部分,第一总论、第二本体论,第三认识论,最后方法论,四部分合为一体。在第二部分本体论中着重阐释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认识论,则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强调了认识的来源,最后一部分方法论,其实是实践论,也就是用唯物主义来改造世界。这些现在看起来无甚高论,但是也恰恰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艾思奇在《读书生活》上连载的二十四篇文章合集,分为绪论、本体论(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四章,彼时作者仅二十四五岁。作者自认为前半部的十几节差一些,我恰恰觉得前三章尤清晰,最重要的第四章方法论不免有些含糊。为时代环境所迫,作者将其伪装为哲学普及而一字不提马克思主义,然文中倾向毕现。全书所言为辩证唯物主义而不及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可与毛《实践论》《矛盾论》参读。第四版时更名《大众哲学》,书末收第四版、第十版作者序言。为艾思奇前辈「专为大众而写」的一腔热血加一星。
1、打四星是史料的缘故,这是艾思奇那本著名的《大众哲学》的前身,众所周知大量民国时期的作品在49年后作者主动修改,一些早期前身版本就成了有趣的考察对象。2、这本书虽然总体上看和中学马哲课本差不多,但通篇未提马克思三个字,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马哲是哲学的终结,也就是哲学本身,同时在30年代的国统区提了马克思就没法出版。3、尽管此书哲学意义不大,但在当时确属最早的面向大众、面向劳工阶级、面向青年的通俗读物,不是“引进思想”的入门学术,也不是旨在获得商业利益的通俗运作,目的就是将其简化(或曰庸俗化?)来赢得读者的拥护,事实证明的确有效,在当时版次和印刷次数都非常多。4、那这本书与今天的种种时事相对照,甚为讽刺。
没什么收获。
虽然说是给低级入门者写的哲学入门书,但我觉得基本是高中政治课哲学部分的内容和难度。整本书结构清晰,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很轻松,也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个整体的把握。
关于马克思的入门哲学书,非常简洁明了,内容多次强调反复。看得时候觉得就是普通的哲学书,但是看到末尾著者第十版序时大为震撼,时正处于国家民族危难,这样的新哲学作品在那样的时代出版,“他们不能再苦闷了,他们要在民族和个人的生死关头上做最坚决的挣扎和抗战。”,当时青年人读这本书时和我们有完全不同的环境上的差异。深深感慨于如今青年人读来,不再如当年那样一腔热血想将所学理论投入于实践。
大部分讲得很好!但是批评形式逻辑那部分有些难以理解
把天晓得变成人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