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文学1949—1989的封面

中国文学1949—1989

洪子诚

出版时间

2020-01-01

ISBN

978720015123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努力把问题放回到历史情境中加以考察,以靠近历史。

编辑推荐

《中国文学1949—1989》在对当代文学的叙述上,除了有关文学规范、形态的特征外,还特别考察了当代文学生产方式、作家的生存状况与文学形态的关系,使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得到深化和开拓。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1949—1989》是洪子诚先生对20世纪文学史研究的典范成果,试图建立新的叙述体系。他从当代文学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出发,来把握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生存状态: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描述“当代文学”文学体制的建立,文学高度“一体化”的形成和削弱、崩溃的过程。

洪子诚 1939年生于广东揭阳。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62年留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教研室协作教研组担任写作课教员。1977年转入当代文学教研室。1978年评为讲师。1985年评为副教授。1993年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退休。现参与中国新诗研究所《新诗评论》、“新诗研究丛书”的编辑工作。著有《文学的阅读》《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材料与注释》等。

目录
前言:分期与方法
·上编 50—70年代·
第一章 毛泽东的文学主张和文学政策
第二章 规范与控制
第三章 作家的状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本“寸铁杀人”的小书,集中反映了洪子诚老师的治学思路和方法,可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前置读物。优点不再赘述,简单说说问题:第一,前半编质量明显高于后半编,表现为后半编中,会议、期刊、评奖等文学生产机制的作用被弱化,而这是前半编中着力强调的;第二,部分理论框架,如女性主义文学部分,较为脱离时代;第三,有多处编校错误,如《中国新文学史稿》写作《新中国文学史稿》,《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作《我的最后的北京》等。
-_-意外的好看。有別於其他文學史整理,這本沒有把作家作品單獨拎出,而是從50年代(1949-1989)大陸文學整體印象切入,先提出觀點,然後再用同期的作者和作品來論證。主要描述的是某種文學現象出現和變遷的過程,追尋這種現象產生的背景,而非個別作家作品的深入剖析。
补标。特别好。
北大中文系的洪子诚老师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早些年的一个系列课程讲授实录的合集,堪称其后来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精华版,尽管篇幅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这本小书要义更加凝炼分明,精华已经基本体现。小书采取的是类似剑桥中国史系列那样的专题研究形式,分新中国前三十年与从“文革”结束到上世纪80年代终结这两个大的时间阶段,进行上下编论述。其表达简明而到位,而且始终关注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文化这样的问题意识展开分析。无论是写法、框架、视角,亦或具体表达,都是一本虽篇幅短小,但足够经典的好书,值得推荐。
文革前后的中国文学简史,前半部分讲政治对文学的扭曲和侵蚀,后半部分陕派作家里只提到了贾平凹,陈忠实路遥提都未提?可见……
浓缩就是精华
有些话还是讲得太含蓄
青文书屋、罗志华(猝死);版税制和稿酬制?知识盲区;九叶派《九叶集》;邵荃麟;总结了七次运动;胡风“精神奴役的创伤”;
冷静持中,点到为止
我愿称洪子诚先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god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