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皮囊的封面

皮囊

蔡崇达

出版时间

2014-11-30

ISBN

9787201088945

评分

★★★★★

标签

人文

书籍介绍

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 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等14篇作品。

其中《皮囊》一文中的阿太,一位99岁的老太太,没文化,是个神婆。她却教给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母亲的房子》里,母亲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楼的房子,因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为了房子,她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

而《残疾》里的父亲,他离家、归来,他病了,他挣扎着,全力争取尊严,然后失败,退生为孩童,最后离去。父亲被照亮了。被怀着厌弃、爱、不忍和怜惜和挂念,艰难地照亮。就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长大成人。自70后起,在文学书写中,父亲形象就失踪了。而蔡崇达的书里,这个形象重新出现了。

这部特别的“新人新作”,由韩寒监制,上市之初即广受好评。莫言、白岩松、阿来、阎连科等评价为当下写作中的一个惊喜。或许《皮囊》真是新生的"非虚构"写作林地里,兀自展现的一片完全与众不同、可读可思、独具样貌的林木。

目录
编者按
序:生命中多添一盏明灯
序:认心、认人的《皮囊》
皮囊
母亲的房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他妈妈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典型。。作者的三观有种微妙的奇怪感。。
读了这本口传挺广的书的前几页我就震惊了……作者阿太(他外婆的妈)九十多岁爬上屋顶修房子摔得只能扶着椅子走……作者爸爸为生他(二胎)有勇气丢公职丢了公职三年宅在家里没勇气出去找工作……后来在宁波找了高工资工作又不做了回家乡作小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又中风半身不遂……作者妈在他要上大学姐姐要出嫁丈夫要治病时为了争面子把家里的十万块钱拿去修几层高楼搞得最后一家绝望到动辄要喝老鼠药……有时候写苦难并不能证明你坚强只能证明你太不靠谱……
写对父母亲人的感情以及在重症监护的见闻部分确实很感人。就像近几年流行的许多赞颂北漂的电视剧一样,不觉得这样的感情是值得歌颂的,离别都是自己的选择,没有人逼你背井离乡。另外,你儿时的所有玩伴都是loser,别总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标榜自己好吗狭隘的凤凰男。
这种有点小成就就标榜自我人生的酸文,写朋友的时候有意无意的都要把自己捧一下把失败的人无意的踩一下。不大气,文艺凤凰男酸文。
野夫写他母亲跟外婆那么感人,那是时间发酵出来的动人加上他文字卓越的辨识度的魅力。朋友推荐#皮囊#给我,非让我看,说韩寒推荐,刘德华推荐,大V们都推荐,口碑好的不得了。看了一半我都无语了,真不能怪我逼格太高,口碑好肯定只是作者人缘好。蔡崇达写的太用力了,以催泪为目的的文字能感人?扯吧。
开篇的文章着实有感动到我。/母亲的房子,我哭到抽泣。后面的,阿小和阿小,文展稍有共鸣,也就还行吧。越往后就一般
开始几篇的行文很舒服,情绪也充沛,从《张美丽》开始像是换了种风格,明显的割裂感
高中的时候看的,那时候觉得文笔真的好,作者又自律又努力,每次学不下去的时候都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现在看了豆瓣的评论,我觉得他们说的对
读完感觉很感动,感动来自于作者微妙又强大的内心。怀念自己已故的亲人,细节刻画,让我数次流泪。 后面对于朋友的描写,有些人认为是对朋友的诋毁,贬低。但我不这样觉得。相反,有一些朋友身上的特质,我非常熟悉,因为我也有这样的朋友。每一个人,每一部作品,都是局限的。 认为自己/自己的世界观优于别人,是常态。对待作品,我认为汲取里面的养分就好了。作者在一些细微情绪刻画上非常清晰。我读完此书只想谢谢作者。感谢你所呈现的你的世界,丰富了我的理解。最后我想说,不要看书评,每个人看书,是发现自己的过程。他看到西瓜,也许你看到的是葡萄。不要因为书评错过一本好书。
张美丽 美,特立独行就是原罪,就算什么也没做,但是流言,偏见,对女性的依旧害死了张美丽,还有那千千万万个张美丽 厚朴 看完厚朴,有种说不出的难受,那么热烈,那么潇洒的人,最终沉溺在……中,无法走出来,最终消失在乡村学校里 愿每个城市都不会被阉割 正如现在的温州,大拆大建,不知道原先的农村建设是否怎样的发展不起来,但是大拆大建后,千篇一律的建筑,每座城市似曾相识的感觉,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总体: 很多思想观念理解不认同,甚至不理解,可能生活环境不同,为什么在作者的描述下这么多生活悲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