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浮生六记的封面

浮生六记

沈复

出版时间

2015-07-31

ISBN

9787201094014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浮生六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带领我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美好的追求,以及对于命运的坦然接受。
作者简介
沈复,字三白,号梅逸,清代文人,1763年生于姑苏城。他18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夫妻情深,共度二十三年。陈芸病逝后,沈复离家漫游,著《浮生六记》六卷,记录其漫游经历和生活中的点滴趣味。沈复的文笔独特,以真言述真情,深受后世文人推崇。他的作品《浮生六记》已成为经典。同时,现代作家张佳玮,1983年生于江苏无锡,文笔古今皆通,性情不拘,备受读者推崇,现于法国巴黎研习艺术鉴赏。
推荐理由
《浮生六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沈复及其妻子陈芸的生活点滴,从日常琐事到山水游历,从爱情亲情到友情,展现了人生百态。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
适合哪些人读
对传统文化、生活哲学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读者
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求心灵慰藉、渴望体验人生百态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目录
译记(代序) / 张佳玮
【译文】
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不晓得为什么大家对于翻译版如此诟病。但就我一个完全不爱读也真的读不懂文言文的人来说,是感谢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种翻译版问世,起码还能读到也能读懂。书之存在,能被读到,就是幸运。何必强求形式?
现在中国人读清末小品都要需要翻译了吗?
评论太苛刻了,至少我买了原文很多年都没有读完过,译本至少能让我顺利读完。否则就不得窥见林语堂口中中国文化上最可爱的女人芸娘之真貌了。让有余力的人读原文,没文化的普通人读译本,有何不可?
出版这样的书,无异于妄想借鸡生蛋,坐地圈钱。《浮生六记》是本好书,张公子也是位好写手,但生硬的凑到一块儿,难免有糟蹋名作之嫌。 一部文学作品,一定是要放到它所处的时代和语境中才能欣赏出味道,况且《浮生六记》又没有引经据典暗藏伏笔,只是一部最最浅显入门的文言随笔。如果连这个都要整个『翻译』,我觉得真是咱们语文教育的悲哀!读不懂的我看也真没必要再去读了。
张公子,给你个一星
以我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沈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老婆跟家里关系不好沈复也不会从中调解误会,老婆得病很大原因就是郁郁寡欢+没钱治病,沈复却说是因为他跟他老婆太恩爱了,“恩爱夫妻不到头”……
清代文人写的非常生活轻松的文字,小日子就很幸福
最喜欢的当然是书里前几卷了。风花雪月,浪漫到不行。然而,爱情终究是爱情,生活终究是生活。后半部生离死别,字字血泪。以不同的面目在真实的生活中展现出来。 没有现实资本作保障的各种所谓情怀情调,只是空中楼阁,水中浮萍,秋风中的树叶,是不穿衣服却以为潮水永远不会褪去的裸泳。没有可靠物质作为根基的风花雪月,再浪漫,也是毒药,沾惹不得,因为你玩不起。 是啊,在没有足够的资本前,别去谈风花雪月,或者没有实际意义的浪漫的生活方式。但《浮生六记》写爱情的美好,人世的悲苦与无常,标榜不慕名利的情操,也是值我们欣赏与钦佩。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千世界,不同的人有各自的性格思维活法。
沈先生的私人日记,本身只是浪子的游记,但却让我认识了芸娘。她当之无愧是文学作品中最可爱的女人、妻子。而沈先生本人在我一个现代人眼里,却算不上好夫君。挣钱不行,玩耍(包括狎妓)头一名。也就贵在了深情款款。他们在一起没有夫妻的厌烦敷衍,尽是情人之间的风花雪月、举案齐眉。让人无比羡慕……情投意合大概就是这样吧……我们俗人的婚姻呢?一声叹息。
不该以现代价值观评价当时的行为方式,所以我在心里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