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安娜·卡列尼娜的封面

安娜·卡列尼娜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出版时间

2019-05-01

ISBN

9787201143156

评分

★★★★★
书籍介绍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个不幸福的家庭自有其不幸福之处。 ◆“吉蒂每天都能看见安娜,也爱上了她,想象她一定会穿淡紫色的衣裳。但现在,看到她一身黑色,吉蒂觉得自己并不了解她的全部魅力。她现在看见的是一个全新的、出乎自己意料的安娜。现在她明白,安娜不能穿淡紫色,而她的魅力恰恰在于她总是从自己的装束中凸显出来,而装束在她身上从来都不显眼。配着华丽花边的黑色长裙穿在她身上并不显眼;这不过是个框架,显眼的只有她,简单、自然、优雅,快乐又充满活力。 因为和法国女教师的关系被妻子多丽发现,奥勃隆斯基家里彻底乱了套。 他只好请求自己的妹妹安娜·卡列尼娜,来家里处理种种困境并安抚多丽。 可安娜偏偏在下火车的时候,碰到弗隆斯基。 安娜,不能用词语描绘她特别的美与气质。丈夫是彼得堡的高官,那“著名的卡列宁”。 弗隆斯基,非常富有、漂亮、聪明、高贵,碰到安娜之前,和少女吉蒂一片火热,所有人都以为他将在下一场舞会向吉蒂求婚。 他们就是偏偏遇见了,在第一部第18节那个著名的段落。 所有人的命运在这一刻被写好。 还有列文,托尔斯泰化身在书里的影子。他以不同的选择获得幸福了吗?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9.9—1910.11.20) 出生于俄国图拉省克拉皮文县,世袭伯爵 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带到喀山抚养 十六岁考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后退学回乡,投身农奴制度改革 二十三岁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三十四岁结婚,与妻子前后共育有13个孩子,其中5个夭折 1910年11月10日,八十二岁的托尔斯泰秘密离家出走 途中患上肺炎,10天后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随便从人物、剧情、宗教、历史、心理、文化批评等方面略微考究都可以写一篇论文了…说不清,也没法说。这个译本也比上海译文的更出色。安娜和列文的两条线接近平行但最终指向了托尔斯泰式的虚无。他们必须勇往直前,但又救不了自己。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理想主义,有像英雄一样的反抗,虽然是贵族,但不过都是自然的人。感性如安娜,像烟火般绽放,卧轨自杀遁入虚无;理性如列文,克制情感也会感到生活虚无的无力。托翁真不愧是语言大师,不愧是俄国形式主义研究的范本。大量的陌生化描写好像达到了冗长赘余的程度(这书1067页…)但看完之后才明白我的世界比他所写的贫瘠了太多太多。这种语言的艺术性不是外显的,而是像是大地的泥土般质朴理性而又冷静
写得好,版本美丽
看过最厚的一本书hhh,当初因为书的封面好看买了这本书,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看完了,里面关于社会和人生的讨论(我能看懂的部分)我很喜欢,以后可能还会选个清闲的时间段再看一遍,记得村上的《眠》里面多次提到过女主晚上自己看《安娜》,真的好幸福——看着一本不用担心会看完的书。 ps列文才是主角吧,那条线太精彩了
在一些可以复制的作品中,叙事内核往往是“动机形”的,充满了可以复制的“情节理性”。而在托的笔下,作品的内核却是“发展形”的,驱动人物的是纯粹的非理性因素。 书中的两位主角,列文和安娜,一个因为爱而生,一个因为情而死。托尔斯泰并没有跳脱出来去论述二者的结局因何不同,没有以作者的身份去总结和表述,而是在最后两个章节,完全通过两个人物的主观视角,来完整真实地呈现了他们眼中的世界。 安娜和列文都是真诚的,既有可爱发光的一面,也都有心灵中的阴影。两个角色很少共同出场,但却贯穿全书,联结着所有的角色,在托尔斯泰这里,你总是能看到天才的艺术与充满怀疑的思想的结合。 他少了份直觉和诗意,有些时候显得又笨拙又啰嗦,但你无法否认他的真诚,他对作品的精雕细作,和他文字中生命的温度。
自我认知具有多么强的不确定性啊,安娜与列文在自我认知的悬崖边徘徊,列文因为自己的博爱得到了救赎,而安娜因为炙热的爱而坠落。家庭、婚姻、宗教、哲学、政治,列夫托尔斯泰实在是太强了。总有些书,不读的话你不知道错过了多少。
读于大卫版本是因为怕翻译不好影响阅读体验,专门做了一下功课,。小时候看的也是完整版,那时候还是从爸爸妈妈书柜里找来看的,看的囫囵吞枣,长大以后只记得安娜卧轨,对列文这个人完全没有印象了,这次看才感觉到列文这个人物的重要性。“不带道德感的读书也是一种技能”的观点我深表同意,这是我依旧还不太具备的能力,所以我不喜欢安娜,相反全书我最喜欢的人物居然是安娜的前夫,虽然迂腐不懂爱,但他是有原则而又善良的,也是从小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的性格,他没有父母,没有亲密的朋友,唯一有亲密关系的安娜还出轨了,他又什么都没有了,看到这还挺难过的。去年看完了《基督山伯爵》,看的很爽,这次看完这本以后感觉,同样是好读的名著,《安娜》还是深刻的多,有托尔斯泰自己对宗教、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有对农民的悲悯,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这种名著,还有谁不打满星么……看完五味杂陈,人物的心理描写很真实、贴切、细腻。大概我女性视角太重、没什么喜欢的角色,对书的感觉一般。翻译挺好,装帧喜欢,封控期间的大部头,从5.1看到5.24,一部长长的文艺片。
这次读这本书感觉和十几岁的时候全然不同,当时重点都放在安娜这条线,只关心故事情节,看到安娜的结局就看不下去了,别说列文最后的觉醒,就是他前面那些唯唯诺诺的行为,那些乡土故事我都没看进去。但这次却不同,不仅更能感受两条线的互相映照,浪漫极致的爱与世俗理智的爱的对比,就连整本书开篇那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话仔细琢磨,都有万般情绪涌上心头。所以即便长大有万般无奈痛苦,就算只有一个好处——它会让我更能读懂一本伟大的书。
当读完公认文学史最高峰的安娜时,我唯一的想法:对人性的挖掘就只有这样?
觉得这本书不是《安娜·卡列尼娜》,而是安娜·卡列尼娜+康斯坦丁·列文。 对于安娜和弗隆斯基的爱情,二者之间也是爱,但是病态的爱。他们的确爱着对方,但在自己的某方面因为这段爱情而开始不幸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相互指责和争吵。安娜通过争吵和指责来索求更多的爱,弗隆斯基通过冷漠和远离来夺回他所认为的自由。 至于列文,很肯定他对人生意义的执着追求,尽管最后找到的意义(宗教)我并不是非常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