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没有内容的人的封面

没有内容的人

[意]吉奥乔·阿甘本

出版时间

2015-05-01

ISBN

9787201505015

评分

★★★★★
书籍介绍

吉奥乔·阿甘本最著名的论著均属于政治哲学领域,国内也不乏出版,但其处女作讨论的却是诗学和美学。《没有内容的人》是他系统性地探讨美学和艺术的重要著作,最早出版于1970年,如今重读却并不让人感觉过时。相反,倒好像经过后现代主义洗礼以后,我们对书里提出的若干核心问题更能感同身受。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四大原则:无利害关心的愉悦、无概念的普遍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无规范的规范性。然而,随着从观者感性经验出发的审美概念在艺术体验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某种分裂也越来越明显:批评与创作、趣味与天才、审美判断与创作原理……本书中,阿甘本将目光对准上述让现代作者和观者困扰不已的两难关系,从根源上对审美概念本身提出了质疑。值得一提的是,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的《反美学》(Anti-aesthetics)1983年出版;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的《审美意识形态》(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完成于1990年。相比之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同一个问题上,阿甘本的见解非常早熟。这也是为什么时至今日,这本书仍未丧失其最初的力量。

目录
第一章:最诡异之物
第二章:弗伦费尔及其复像
第三章:有品位的人和分裂的辩证法
第四章:惊奇的房间
第五章:对诗歌的判断比诗歌本身更有价值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无目的,无意义都是必然的。混乱是命运,永恒轮回成为了虚无(无意义)的永恒。阿甘本53年前的美学理论合集,弗洛费尔的复像理论中引用尼采和巴尔扎克所讨论的“只为艺术家存在”在当时的语境很超前。
SHY
很久没有过的酣畅淋漓的阅读快感,关于审美、当代艺术、美学的思考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的三观,完全无法想象西马的阿甘本最后会把艺术归结为真正的形而上活动,而对尼采永恒轮回的引用实在是有些感动,虚无主义也消解在其中。我要去读尼采了,就在这条奇怪的路上走到底吧。
从海德格尔对“存在的遗忘史”的叙事出发,并嫁接阿伦特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解读,划分“劳动”、“制作”和“实践”三个不同领域,将现代形而上学中对审美的理解联系于亚里士多德的“意志”和“实践理性”的延续:这种延续从康德开始,造成了美学话语转向鉴赏者视角,并且造成了现代审美情境中“没有内容的作者”与“无利害的鉴赏者”之间的二元局面。阿甘本希望让艺术回到原初的“制作”领域,“即某种东西在其中从非存在变为存在”,从而“诗—制作”为人提供世界的根源性空间,使人在大地上拥有一种诗意的存在。把本雅明的“历史天使”意象和丢勒的“忧郁天使”相结合,通过破坏过去的可传递性,审美以否定的方式使过去复活,以此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为人开拓了一个可以让他找到自身行动和认识基础的空间。问题在于:阿甘本对德国浪漫派与观念论的轻率处理
国内很少有阿甘本的著作,记忆最深的是他对本雅明“灵光”的探讨“灵光的消逝导致了对一种新的灵光的重新建构。借助这种新的灵光,对象在另一层面上重建了本真性并将其提升到了最大限度,从而获得了一种与我们收藏上看到的异化价值完全同类的新价值。” 文章剖析了古希腊以来关于美的或者艺术本源的几条进路,摆出艺术家从最开始制造者的角度逐渐摆脱到现在逐渐回归的窘境,因为天才无法模仿,如果没有相应的评论体制,就无法使艺术家获得他的社会位置。而艺术仍然会在在暧昧不清的阴影里,把永远悬置在新与旧,过去与未来的人类抛向栖息之所。 艺术也在达到命运的极限后,才显示出它根源性的筹划与投射。
这里主要评价的是中译本:翻译有点粗糙,有几处古希腊语标错了,有几处翻译也有问题。但未公开出版,也不便苛责。
在阿甘本的左翼妙论上,我要冲出判断的泥淖。
忧郁的天使 当房子烧毁时 目的已在它自身中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