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明代宗族研究的封面

明代宗族研究

常建华

出版时间

2005-02-01

ISBN

9787208051324

评分

★★★★★
书籍介绍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J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常建华,1957年生,河北张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留系任教,现任教授,博士生士导师。主攻中国社会史、明清史。担任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2002年9月以来),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2004年6月以来)。著有《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版)、《社会生活的历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等书,1984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及文章140多篇。

目录
引言
上编 明代宗族神祠庙祭祖
第一章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和礼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宋以后宗族形态的形成,是士大夫沟通儒家经典、程朱理学、国家礼制与社会民俗、大众心理的实践结果。在从根本上不损害专制等级制度的前提下,士大夫从民情出发,对祭祖制度斟酌损益,从权处理,形成了民间认同、政府认可的宗族祠堂祭祖特色。早在宋元时期,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便已开始受朱子家礼影响,出现了最早的宗族祠堂。明初大明集礼的制定从官方层面推动了家礼的传播,特别是大礼议以后家庙与祭祖制度的变革,更是为宗祠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同时,随着明代乡约制度的推行,宗族一方面以制定宗约族规为契机,设立族长等管理人员。一面将推行教化同修族谱、建祠堂、设义塾等活动相结合,促使宗族日益制度化与组织化,其背后则是宗族的乡约化。而宗族申请地方官府批准族规的做法不仅加强了其与政治权力的联系,也使其对于族人的管理获得了官府的认可
问题意识的框架比较传统,对有关传世文献的研究倒还算比较扎实。和很多人对历史的印象不同的是,即便对于士大夫来说,普遍的宗祠祭祖,是很晚近才发生的事情。
“王善军专门研究宋代宗族,著有xxxx一书,我阅读该书,未发现宋代吉安宗族设立祠堂祭祖的事例,我也没有在其他资料中发现宋代吉安宗族设立祠堂祭祖的事例,因此推测吉安宗族设立祠堂祭祖大致是从元代开始的。”
日常补课
选读章五、六,大抵是本书的灵魂所在了,它们分别是“乡约的推行”和“宗族的乡约化”。正如作者指出,明代的乡约可分为:广义上,是指以里甲为基础,结合社学,乡饮,旌善、申明二亭的,乡约起到调节纠纷、教化的作用;狭义上,则是约正宣讲六谕,不过相比而言,前者可以深化我们对宋以后社会变迁的认识。有明一代,宗族乡约化:宗族内部直接推行乡约或者以此规范秩序和约束。如此,宗族就“组织起来了”,对于国家来说,这应该表现应付里甲正役上,至于“社会”而言,则表现为对祖先的怀念。
一本系统的引用史料+得出结论类书籍,创新性观点不多,较为基础,有助于了解初学
宗族祭祀礼制与朱子《家礼》的官方化;宗族的组织化和制度性建设;宗祠的发展(如合族祠堂出现);乡约族规的兴起;美美与共的族治思想;修谱背后的延续故家传统及其中心地位的政治性因素;家庙、墓祠作为礼学实践的场所。虽然文献使用比较详实,但不少文章论述过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