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精神分析与宗教的封面

精神分析与宗教

[美国] 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时间

2006-08-01

ISBN

9787208063969

评分

★★★★★
书籍介绍

《精神分析与宗教》集中讨论宗教与精神分析的关系问题,洋溢着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弗洛姆认为,精神分析既不是宗教的敌人,也不是它的盟友;而是与隐匿在宗教观念背后的人类真实经验及宗教理想中内含的人类价值的实现密切相关。问题不在于人是否要重新皈依宗教、信仰上帝,而是他是否热爱生活、追求真理。

用户评论
大一选修课《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概论》,我的小论文因为是关于精神分析思潮的,所以看了些这方面的书。以作记号。
现今的偶像崇拜已经不是崇拜巴力和阿斯塔蒂的问题了,而是国家及其专制权力的神化、对我们自己文明的成功的神化,而这个文明竟威胁着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我们关心的是本质而不是外壳,关心的是经验而不是文字,关心的是人而不是教会,因此,无论我们是不是宗教徒,是相信新的宗教的必然性,还是相信没有宗教的宗教,或继续犹太-基督教的传统,我们都可以在否定偶像崇拜中坚定地团结起来。在这种否定中,比在任何对上帝肯定的论述中更能找到共同的信仰。当然,我们应该寻找更多的谦卑和兄弟般的爱。
人本主义宗教是让人的潜能得到发展,在生活中去体验,去创造,用虔诚专注的行动升华人的精神境界,而不是盲目的偶像崇拜
真好看~~权威主义宗教、人本主义宗教、适应性治疗、理性治疗的种种差异,以及特别喜欢一个观点“无论要花费多少时间,都不能放弃让一个人获得快乐的希望(大意如此)”,摆脱了种种功利心的真正来源于灵魂的愉悦才是真正的愉悦。
弗洛姆将宗教看成是一种人类对上帝乃至对领袖、甚至是世间万物的一种信仰。在这种信仰中,人交出了他的全部爱和依赖而使自身变得虚无。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信仰。它只是一种“声称的”信仰。真正的信仰是发展人类自我的力量并且努力完善这种力量,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只有这时,人才能割断和”母体“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力量。
在宗教、爱等问题上,保存了依附与独立之间的二分法。尽管给人鼓舞,却不免理想化了一些。
这版的翻译一般
翻翻
这个价格和它的内容。。。在看看现在动辄80以上的书价,你们不惭愧吗?
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