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伊斯坦布尔的封面

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出版时间

2007-02-28

ISBN

9787208068223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写的既是一部个人的历史,更是这座城市的忧伤。对帕慕克而言,伊斯坦布尔一直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这个城市特有的“呼愁”,早已渗入少年帕慕克的身体和灵魂之中。如今作为作家的帕慕克,以其独特的历史感与善于描写的杰出天分,重访家族秘史,发掘旧地往事的脉络,拼贴出当代伊斯坦布尔的城市生活。跟随他的成长记忆,我们可以目睹他个人失落的美好时光,认识传统和现代并存的城市历史,感受土耳其文明的感伤。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 1952- ),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学巨擘。出生于伊斯坦布尔,曾在伊斯坦布尔科技技大学主修建筑。2006年获诺贝文学奖,作品已经被译为40多种语言出版。

目录
01 奥尔罕的分身
02 幽暗博物馆内的照片
03 我
04 帕夏宅邸的拆毁
05 黑白影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次很持重的回望,故乡的亲昵和可憎都在身世中交织,在东方主义、民族、殖民、现代性等理论背景之下,暴露人与城市的关系——“除了我们本身之外,城市没有其他的中心。”
这个就是让nathan痴迷的他么
使我对帕慕克有了一些改观,虽则一直厌恶没有克制的抒情(各种哀愁、幽怨倾诉),但是在伊斯坦布尔,一座映射在西方文明之光的衰朽的大城中,抒情抽象了同时渗透到日常的街巷与碎语中,哀愁被巨大的彷徨与无可用力的苍白所漂洗干净——这是呼愁。
读的是英文本,很普鲁斯特地粘稠——记忆、大小历史、空间、土耳其在欧洲文化中的挣扎和身份的困惑,漫长的冬季和炎热的夏,爬慕克用文字拉长了并且折叠了老去的伊斯坦布尔。可能是因为学过建筑的缘故吧,到处都有对建筑和城市的点评,比一般的城市批评家的观点,要透彻。比如,空间和社会的关系。
想知道“呼愁”有没有更好的译法。
失去了,然后怀念
土耳其版的东京梦华录
因为锡兰的电影对土耳其产生兴趣。帕慕克笔下展现更多的是城市的衰落和文化的冲突,以及在这种忧伤的侵蚀下个人成长的迷惘。书中的回忆可以说是作者与伊斯坦布尔之间相互的回望与凝视吧。
终于看完了,什么感觉呢,累……文章与注释没有分开列示,读起来真的非常累……“你若未对这无常人世如此投入,你若是善良诚实的回教徒,便不会如此在意世间的失落”
有些章节的文字比较讳涩难懂,多亏书中的一幅幅老照片和奥斯曼时期的版画,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眼中的伊斯坦布尔——这座随着奥斯曼帝国一起崩塌的废都,在西化与维持本身的东方特质间踌躇不前,因为永远也无法再现过去辉煌而根植于这座城市灵魂中挥之不去的“呼愁”……——一座到处遍布旧帝国残垣断壁的黑白城市。 @2012-01-16 19: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