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论科学与艺术的封面

论科学与艺术

[法]卢梭

出版时间

2007-10-01

ISBN

9787208071902

评分

★★★★★

标签

科学

书籍介绍

本书其实由卢梭回应第戎学院的一篇征文文章组成,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卢梭集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和艺术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对敦化风俗,保持淳朴的自然并不有利。文章的写作秉承了卢梭一贯的写作风格,饱含激情又不失理性,现在读来仍然非常有教益。译者译笔纯熟精到,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社会科学经典作品。

译者序言

前记

序言

论下列问题:“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

译名对照表

用户评论
: B565.26/2249-23
同时为施特劳斯派和康德主义者所看重的歧义重生的“一论”
泛滥的文艺作品没有在任何意义上真正提升一个人的灵魂,反而使得社会的风气更加趋向于虚饰浮夸。
1 这书未免太贵了点吧?3W5K= 7RMB…… 2也许睡前的原因……没太明白……
射向现代文明的第一颗子弹。
我并不觉得卢梭讲的有道理,我认为大唱德行不过就是我以为的伪善去打败卢梭口中的伪善,但是就其对于艺术和科学的发端与目的的论证,倒还是很有意思。不过哪,我们必须要承认一点的是,真正伟大的艺术是不在乎人道的,它是毒,但我就是甘之如饴。
固然可以用来骂哲学系(或当代学院),但是自然-德行的等式同样不存在,充满欲望的野蛮人并不比一个文明人更不腐败;参见包法利夫人,而她对她女儿的所为是不可饶恕的(哦我想起来了他自己也是。。。)。野蛮人会在乎爱国作为美德吗?卢梭用的“德行”是vertu,马基雅维利。某种意义上霍布斯说的比他好多了。。。霍布斯谈自然状态,没说杀人的勇气是美德。怎么能辨别谁真的拥有并属于文学与艺术?苏格拉底的高贵谎言掩饰着某种真相,但卢梭和他所辱骂的每一个人一样不能看见。
有点复杂,感觉整个文本略有点粗糙。卢梭虽然大篇幅都在批判科学和艺术伤风败俗,最后的落脚点是要把科学和艺术限制在一小群人里。他不懂苏格拉底。粗糙的原因是这个文本和理想国第十卷比起来差远了。(还有点晚上上课的时候写)
卢梭利剑的第一篇。记录其中有趣的一句:“在亚洲就有一个广阔无垠的国家,在那里文章得来的荣誉就足以导向国家的最高禄位。如果科学可以敦风化俗,如果它们能教导人们为祖国而流血,如果它们能鼓舞人们的勇气;那么中国人民就应该是聪明的、自由的而又不可征服的了。”
从现时的角度来看,这篇论文的内容并不成熟,个别论断摇摇欲坠。第一部分大量历史的陈述看似充分,实则有“成败论英雄”的硬伤,他一边说及真正的科学与艺术,肯定伏尔泰、卡尔等人的创作和才华,一边又全面否定科学与艺术的价值,这些都不可避免地表现了卢梭是时的激进和尚不成熟。 与之后和百科全书派的论战相比,此时的卢梭对社会的洞察深入却不够深刻。他宁愿弃瑕以拔才,断腕以全质,这种观点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真正使卢梭名扬欧洲的,也许并非文章内容新颖或翔实,而是他的反思精神。他向虚幻的舞台、耀眼的伪饰、颓败的礼节,向这些社会的遮羞布开了第一枪,那一瞬的火花无所谓谨慎,它所要求的只是勇气和对自我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