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灭亡的封面

灭亡

巴金

出版时间

2008-10-01

ISBN

9787208081253

评分

★★★★★
书籍介绍
小说《灭亡》以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沾满了“腥红的血”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一些受到五四新思潮鼓舞,因而寻求社会解放道路的知识青年的苦闷和抗争。响彻全书的是这样的呼声:“凡是曾经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都应该灭亡。”这也是小说的主题。主人公杜大心怀有“为了我至爱的被压迫的同胞,我甘愿灭亡”的决心,最后,他为“信仰”而英勇献身。 巴金(1904.11.25—2005.10.17)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于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肄业。1923年到上海,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写成中篇小说《灭亡》,次年发表于上海《小说月报》,被视为他的创作生涯的正式开端。1929年回国后,在沪从事翻译、创作、出版工作,三十年代的《家》、《春》、《秋》(合为《激流三部曲》),四十年代写于重庆的《寒夜》,长期流传不衰,被认为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的重大成就。1935年至1950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年9月后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1962年后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至1983年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创作短篇合为《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短篇小说集,并有散文、报告文学集问世,《随想录》五卷被文化界誉为“讲真话的大书”1958年起陆续出版《巴金文集》(十四卷本),1987年起出版《巴金全集》(二十六卷本)。 2003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目录
七版题记
第一章 无边的黑暗中一个灵魂底呻吟
第二章 梦景与现实
第三章 四年前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无法理解之诗人。
完全是感情,沒有技巧。
真诚而激烈。杜大心为爱而灭亡,然而这灭亡同人们对爱的追寻一样,都是无穷尽的。究竟何时才能有幸福快乐呢?
人物粗糙扁平脸谱化,语言幼稚生涩,女性形象同质化严重,所有人物都飘在空中。巴金,到此为止,越读越讨厌。
杜大心陷入复仇、残杀与灭亡的癔症中,活在残酷现实的中国社会中,看着无数人群惨遭厄运,杜大心滑向无政府主义的极端,他抛弃了前欢爱上李静淑,却在两人间对爱与死的选择而有隔阂;他为数不多的好友因投身革命宣传惨遭杀害,被给予砍头示众的礼遇,自己便选择暗杀司令,却未成功,自己头颅也被挂起。
看书途中看了女刺客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成功的剪辑,这个振奋远远大于看书中杜大心刺杀戒严司令未遂。杜大心的凛冽和正义之心确实值得赞颂,但前期磨砺好自身的武装斗争力量,如枪法,刺杀等能力,并且在兄弟革命情谊中正视牺牲、死亡不被懊恼情绪挟裹会是怎样不同的结果吗?爱情的分量描写篇幅也不少,但是综合看起来,杜大心无畏有勇气但称不上有胆有识战略性强。
有着一种青年的热情与忠诚
看到戒严司令并没有死甚至还在高兴拿了二十万以后,为杜大心感到太不值了,但是再翻一页又看到李静淑领导工人罢工大成功,又觉得一切都值了。虽然今天有一个我倒下了,但是又有千千万万个我站起来了。
发表于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