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河尽头 上卷的封面

大河尽头 上卷

李永平

出版时间

2012-02-29

ISBN

9787208105041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生命的源头……不就是一堆石头、性和死亡?

上、下卷分别入选2008、2010 《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

2008 《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

2010 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

2010 九歌年度小说选年度小说奖

河源,天际,赤道那大日头下,苍莽雨林中,拔地而起,阴森森赤条条耸立着开天辟地时布龙神遗落的一块巨石──原住民达雅克人的冥山禁地“峇都帝坂”;传说,那是生命的源头。

十五岁那年的夏天,少年“永”与荷兰姑妈克莉丝汀娜·房龙小姐——这对刚结识的异国姑侄踏上大河溯源之旅,沿婆罗洲第一大河卡布雅斯河而上,尽头是达雅克人的圣山“峇都帝坂”。

姑侄俩一路上见识人性的纯真和黑暗,经历土人部落的夜宴与笙歌,游赏雨林的纯净且原始,在大河中游的新唐,更被迫面对房龙小姐不为人知不堪回首的过去……

雨林原始氛围令西方男女放浪形骇,刚步入青春期的华人少年情欲之弦也被拨响,但更震撼的,他目睹东西方世界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外来者对自然资源野蛮的“物掠夺”,以及对土著妇女残暴的“性掠夺”。小女孩惨遭蹂躏、低呼“血”、“痛”的童音,“注定要在我耳边呢喃一辈子,幽灵似的纠缠我整世人”。

——亚洲周刊

《大河尽头(上卷:溯流)》是李永平写作计划的上卷,但以气势和情节而言,已经可以当作一本完整的小说阅读……创作四十年,李永平写出了一本既好看也令人看好的作品。《大河尽头》的下半部因此尤其令人期待。

——哈佛大学教授 王德威

李永平

1947年生于英属婆罗洲沙捞越邦古晋市。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系担任助教,并任《中外文学》杂志执行编辑。后赴美深造,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先后任教台湾中山大学、东吴大学、东华大学。

著有《婆罗洲之子》《拉子妇》《吉陵春秋》《海东青:台北的一则寓言》《朱鸰漫游仙境》《雨雪霏霏:婆罗洲童年记事》,并有译作《大河湾》《幽黯国度》《纸牌的秘密》《道德剧》《尽得其妙:如何读西方正典》《布鲁克林的纳善先生》等。

《吉陵春秋》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英译本于2003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大河尽头》上、下卷分别入选2008、2010 《亚洲周刊》十大华文小说,并荣获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其他作品曾获时报文学推荐奖、联合报小说奖、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中央日报出版等奖...

(展开全部)

目录
目录
001 — 序论/大河的尽头,就是源头 王德威
009 — 简体版序/致“祖国读者” 李永平
001 — 六月二十九 爪哇海上
009 — 六月二十九傍晚 鬼月前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海水早已染成金黄。蓦一看,我还以为那是夕阳的倒影幻变成亿万条小金蛇,狂舞在碧波中呢。多磨绚丽浪漫、多么毛姆的热带港湾落日!可定睛一瞧,我才发现原来是丛林大河狭着万吨泥沙,流经婆罗洲心脏,呼号着,钻过那绵延一千公里的雨林,横冲直撞来到坤甸湾,倏地放慢步伐,黄涛滚滚入海
李永平的《大河尽头》让当代中国人看到了中文写作的希望,远在台湾的马来作家立起了方块字的图腾。
駢文嗎?
1、空窿空窿斑驳梦游荒诞瘟神翻翻涌梦魇幽深宁谧粼粼流水蹦蹬蹦蹬啾啾唧唧悠悠蜿蜒无休无止疯狂纷乱杂沓······2、仿佛反过来的印象画,画是远看有形近看失焦,文是远看失焦近看有异,但终究,在纠缠黏腻里,无语形容。3、性呈现了一切,一切都以性呈现。不论是少年情欲懵懂、红毛男女失形放浪、日本蹂躏白女、白人践踏婆罗洲、亦或现代化机械化、雨林被毁、童声归寂、老来回想、符咒冥府阴历、你杀我我杀你欢歌宴酒一趟,每一个故事,都伴随着血和痛,浸没在无息不存的婆罗洲。汉语如雨林里的每一片叶每一滴露每一丝雾,你写出了所有,所有便都消失在雨林中...
读来荡气回肠。《大河尽头》的语言绵密磅礴,每一个句子都是长句,犹如书中的大河翻滚着滔滔巨浪扑来。这样的语言和书中的背景区域——热带雨林也非常契合,给人一种闷热几至窒息的感觉。《大河尽头》可以算是史诗一般的作品,在45万字的内容里包含的可供解读的东西很多,首先是异域风情的书写,某个意义上这是一个反后殖民主义写作,在东方人的视角中去审视一个西方,同时揭示出经济发展和政治和平掩藏下的后殖民创伤。永和姑妈的身份、溯游或者路上的关于性、关于传说的寓言,都包含了很多信息。哎,一言难尽,我也解读不好。
大河的源头,也是尽头。而这个尽头,日后要把你带到哪儿去,那就要看你的造化喽!
马华文学的“寻根”之作,文学之想象与救赎力量的集中演绎。
磅礴的书写
语言绵密悠长,不去热带就能置身热带。内容丰富,用“反殖民小说”这个标签根本无法囊括他的内容,这里还有对成长的探索,人性中恶的揭露,个体的挣扎与放逐。我觉得我认识李永平晚了,读完这本又去查了他的其他作品,在豆瓣上居然是本本高分的!
从马伯庸的年度推荐里选了这部书。绝版,非常贵。 半部好书,如在婆罗洲身临其境。但不喜欢李永平“耽溺在文字与欲望的纠缠、色授魂与”. 无论意义有无,大河尽头也不是“𨑨迌”,是可能。生命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