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悉达多的封面

悉达多

[德] 赫尔曼·黑塞

出版时间

2012-10-01

ISBN

9787208106086

评分

★★★★★
书籍介绍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伽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来到那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悉达多》是黑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国出版,直到1951年在亨利·米勒的再三说服下,才有出版商出版了该书的英译本,此后逐渐在60年代的美国形成黑塞热潮,据说那时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 这部作品不仅是亨利·米勒的最爱,更是影响了各类毫不相关的音乐人,从60年代到00年代,从尼克·德雷克到电台司令,从深沉悲伤到摇滚妄想,《悉达多》是他们灵感的来源。 《悉达多》是黑塞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此次特别增补保罗·科埃略的最新导言,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

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以《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荒原狼》、《悉达多》、《玻璃球游戏》等作品享誉世界文坛。1923年46岁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自上世纪60年代起,黑塞就成为美国大众的最爱,他出现在《史努比》系列漫画中,纽约的女大学生说“黑塞是今天美国需要的反物质主义的发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为美国整整几代青年人的座右铭;在日本,黑塞是除了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国作家;迄今为止,在日本和美国,黑塞是20世纪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黑塞崇拜还蔓延至全球,他的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总印数超过1.4亿册。

黑塞在文景:

《悉达多》《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盖特露德》《罗斯哈尔德》《黑塞画传...

(展开全部)

目录
导言 保罗·科埃略
第一部
婆罗门之子
与沙门同行
乔达摩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他经历许多,最后体悟到热爱这个世界、接受它的本来面目,由此获得平静收获慈悲。当然悉达多也说了:教义无法传授,要警惕言辞的冲突。正如乔达摩无法让他开悟,他也无法让其他人开悟。开悟是自我历练的结果。这像我读过的后现代西方社会学观点。抛却翻译者的自恋,这仍是一本好书。
大胆去经历,包括沉沦和迷失。
保罗·柯艾略曾被家人送进过精神病院!这是我从导言中发现的爆炸性“新闻”。果然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而我等凡人常常辨错。这本书更适合做佛法启蒙的入道阶梯,禅意深重。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看见的是悉达多还是乔达摩,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其间深邃的思辨,清明的理性,都十分动人。
说是一物即不中。语言是最大的欺骗,我也常常这么觉得。说出来的每句话都有其目的,因而也就不那么纯粹。每个人的思想于自己是宇宙,于他人则是黑洞。
这绝壁是我看过的最牛逼的玛丽苏故事了。
看前半觉得悉达多是一种缩影,后半则觉得是一句“被灌输的观念不如自己体会出的智慧”的观念
这一版译得更诙谐幽默。
原来我看过的动画是不完整的
“他对那逃走的孩子感到一种深深的爱,像一道伤口,而同时他又感到,这伤口不应在自己内心溃烂,而应开花结果。”黑塞的文字好美!我们应该爱这个世界,爱具体的人,爱集过去、现在、未来为一体的有限的存在。乔达摩与悉达多分而为二的设定很奇特,我想现在所寻找的所谓自我,未来的自己也是不敢苟同的,或许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段求“道”的旅途。
圆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