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的封面

东西方艺术的交会

[英] 迈克尔·苏立文

出版时间

2014-10-01

ISBN

9787208124912

评分

★★★★★
书籍介绍
近代东西方艺术交流史之权威读本 《中国艺术史》《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作者、牛津大学荣休院士迈克尔·苏立文最富开创性之著作。 从16世纪到现代,关于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与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苏立文这本《东西方艺术的交会》无疑是最权威的一部作品,其材料之详尽,论述之清晰,学识之渊博、观察之敏锐,以及思考之深度,举世无出其右者。如同《中国艺术史》和《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一样,苏立文提供给我们的从来都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多的是融会贯通的文化视野,以及对艺术演进脉络的整体梳理和把握。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事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一书讲述的便是从16世纪到现代,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与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 中国风为何会风靡18世纪的欧洲宫廷?从幕府时代到明治维新,基督教与兰学如何影响了日本美术的发展?浮世绘如何产生于西方美术的影响,又是如何反作用于举世闻名的印象派的?中国与西方的接触虽然更早,为何受西方艺术影响却没有日本大?日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特殊角色?西方艺术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现代美术革命?…… 苏立文教授引导读者穿越这风云变幻、瑰丽多姿的四个多世纪,清晰阐述出近代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彼此深深吸引而又对立排斥的过程,为我们厘清这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纷繁际会。 作者简介 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Sullivan,1916-2013),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荣誉退休院士,曾在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研究。荣获过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多所机构颁发的多项荣誉和研究基金。 1940年代来到中国,并开始接触中国艺术,结识了庞薰琹、吴作人、丁聪、郁风、关山月、刘开渠等中国现代艺术家,此后一直与几代中国艺术家和诸多艺术机构来往密切。毕生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是最早向西方引介中国现代艺术的西方学者之一,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国际权威。著有《中国艺术史》《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等多部深具影响力的专著。 赵潇(RebekahX.Zhao),山东大学历史系博士,1994年起移居英国,长期从事翻译工作。于2010—2012年间在牛津大学进修西方艺术史,得苏立文教授亲自传授。现担任英国雷丁大学国际研究及语言中心中文讲师。
目录
第一版致谢
第二版致谢
引言
第一章 日本与西方的初期接触:1550—1850年
基督教百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交会”的历程好似彼此走了一段有所交叉的路
可怜的朝鲜半岛又被踢出“东方”叻
从《中国艺术史》开始,我就觉得我不适合读苏立文的书,因为内容太散。不过也许这正是它的优点,结构和内容的松散可以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和使用空间。相较而言《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翔实了很多,相对客观地逐章对一些问题重点讨论。作为西方学者能够站在较为中立和公正的立场进行观察和思考,结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人说,在海外研究中国艺术史的学者中,苏立文属于“艺术教育家”,信然,此书材料详尽,表述清晰,举重若轻,好看。小遗憾是,那些画作的出处若能在汉译同时保留英文就好了。
我个人最喜欢的苏立文爷爷的著作~~~~~看了这本书,对于在艺术领域,特别是美术领域,中国与西方、日本与西方、中国与日本之间,在近400多年里的互相影响,终于是理清楚了一些了!!!
标准教科书式的写作
西洋画法对中国画家的影响
是我对中西方艺术比较的入门之书
内容和观点非常有启发性,能窥见苏利文对东方思想和文化内核的理解与研究还是很扎实的。结尾的反思,秉承了西方人严谨的态度,赋予了未来东西方在思维交合激荡的无限可能。相对内容,文字表达略欠,许是翻译的问题。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