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味的道的封面

味的道

二毛

出版时间

2015-02-28

ISBN

9787208127463

评分

★★★★★

标签

美食

书籍介绍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天天向上》推介嘉宾、美食作家二毛的最新力作,当代《随园食单》。

野夫 孔二狗 刘春 封新城 陈朝华 李健 张元 牟森 倾力推荐

凭附赠书签至北京天下盐(《天天向上》推荐私房菜餐厅) 享八五折

1916年章太炎才把“味道”这个词用在食物上,之前是没有“味道”一说的,评价食物只有好吃、不好吃。这个 “道”字暗藏了很多玄机,包括人们获得食材的方式、烹制食材的方法,也包括对待食材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人与食物的关系”。

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二毛一直在味的道上寻寻觅觅,探求味与道的真谛,并将饮食之道用诗歌、哲学和情趣调味,最终成就此书。

这本《味的道》,二毛以诗人和美食家的双重身份,与袁枚的《随园食单》对应,解读隐藏在两百多年前随园会所里的佳肴,探寻是否更能接近“味道”本身,同时也远眺一下今天的“味”与那个时代的“道”之间的距离。

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美食,在他看来,美食或许更接近于艺术品,而不仅仅是用来果腹的吃食。——中新网

二毛用自己独特的身份和视角,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话语经验。展示出自己对于美食的独到领悟和理解,由此书写出一种意象更为广阔的饮食趣味。——北京青年报

在吃上,二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怀旧派。他热衷于收藏老菜谱,其中清代版的《随园食单》以及《随息居饮食谱》是他压箱底的宝贝。——第一财经日报

目录
序 吃意与诗意
须知单
先天须知 作料须知 火候须知
配搭须知 洗刷须知 调剂须知
用纤须知 时节须知 选用须知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此书应是04版的修订版,说是说得闹热,且三句话还没说完,就直奔脐下三寸去了,二毛啊二毛,你有点出息好不好。天下盐馆子吃过一次,王羲之排骨无比腥臊,且贵,很多菜都不是一般的咸。
与《随园食单》相映成趣,还是蛮有创意的,烹饪过程有待资深吃货验证,美食随笔兼具文学性,能看下去已算不错,但这本比起《民国吃家》粗糙了,尤其是篇首小诗,民国那本很多还是满贴切的,味道这本则如同鸡肋,太多刻意并且直奔SEX,难道真是吃饱了就思那啥啥吗?无语吐槽……
依循《随园食单》的结构行文,借袁枚的饮食经说自己的口腹见闻。
有些味道只能在书中细细品,读来读去,终究是一个离我们远去,且无法理解的时代的味道。
做作
与袁枚《随园食单》对照,资深吃货的总结。味的道,都是远去的味道。
把现代人的饮食偏好和《随园食单》联系起来做对比还是很有趣的。只不过是开头的现代诗,实在也是不敢苟同,看的时候直接略过去就好。比《民国吃家》更稀松平常一些。如果忽略现在诗,应该评分会更好一些🤦🏻‍♂️
评判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吃家,起码首先要看这个人是否喜欢去菜市场,面对琳琅满目的细嫩之肉或新鲜之蔬是否会激动不已
翻了翻,想不通,为什么明明是来看美食,却有一种在被说教的感觉?要把好吃的东西写得好吃看来也不很容易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