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审美政治化:德国表现主义问题的封面

审美政治化:德国表现主义问题

曹卫东

出版时间

2016-03-01

ISBN

9787208131958

评分

★★★★★
书籍介绍
德国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发生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种对世界的全新感受方式及生活触觉得以表达。艺术家汲取了强烈的时代危机意识,以尼采酒神式的审美精神,对抗自我标榜为资本主义的、机械论的、相对主义的时代,借此将现代人从内心的贫乏和苦难中解脱出来。作为一种激进的保守主义文化运动,表现主义是世俗化时代的哀歌,是对时代的否定,在这种否定中,产生出对一个祛魅世界、一个分裂时代的洞察。表现主义者们期待,艺术将引领堕落的物质主义文化转向伟大的精神性新纪元。本书在详述这一运动的思想史图景之外,首次甄选翻译了该运动中的经典文献,深度还原思想史现场,带动读者对政治、艺术等永恒问题的反思。 曹卫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德国现代哲学专家,德国《论证》杂志和香港《社会理论学报》编委、德国普莱斯纳学会学术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计划。
目录
德国思想史
审美政治化:德国表现主义问题
尼采的诱惑:德国表现主义的精神,构型及其在思想史上的位置
艺术领域的新浪潮:“桥社”、“青骑士”与表现主义文学
德国表现主义的保守主义面相:特奥多尔·多伊布勒与卡尔·施米特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完全没搞懂,囫囵
把多伊布勒和施米特的文献翻出来很有意义。然而有些脱离表现主义本身,比如文中对卡夫卡的分析,非常精彩,然而谈表现主义,舍掉联系更密切更重要的布莱希特(凯泽对他的影响,他对表现主义的接受和批判)选一个其实和流派并无关联而更独立的卡夫卡,让人有些存疑。理论选取的也有些奇怪,塞哈贝马斯和施特劳斯是对的,但是不把现代性分化艺术自律这条路往下讲,感觉有些偏。
还行,有些杂乱、像参加了若干个沙龙。本书是很多文章的集合体,有原文、有书评、有诗评。主题是表现主义、政治、美学。
有朝一日读一遍《北极光》,看看那私人宇宙世界何般样。
王老师推荐
关于表现主义的资料
只看了第一篇
值得一读
尬吹北JIr光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