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国大城的封面

大国大城

陆铭

出版时间

2016-07-01

ISBN

9787208138636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限制户籍解决不了城市病,让农民工返乡治愈不了乡村隐痛!

★基于本土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的反成见、聚共识之作。

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问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社会经济学家陆铭比较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会问题宜疏不宜堵,只有让市场本身充分发挥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调节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棘手的社会问题。政府的功能不是与市场博弈,而是在市场失语的地方,以长远眼光,布局科学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大国大城》将告诉你,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地理的因素不容忽视,只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区域GDP的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最终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

目录
【上篇 大国难题】
第一章 中国经济的欧洲化
1. 欧洲正经历大考
2. 为什么大国梦如此迷人?
3. 大国的难题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同意书中大部分结论,不过也仅此而已。逻辑的推演有不少很难经得起反复推敲,数据和材料相对太少。很多章节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叙述略显啰嗦。
按大致逻辑链,总结一下陆老师的观点:1.大城市有规模效益(包括环境,技术,教育等等); 2.城市病的根源不在人口太多,而在基础设施供给不足;3.中国经济的集聚性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地方主义严重,并没有发挥出统一市场的优势;4.所以目前中国实行控制人口迁徙,人为压低利率的政策是不仅无效率,而且不公正,因此是完全错误的,它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城镇化率的低下,地区发展的不平衡;5.中国应该追求的是人均的地区发展平衡,而非总量的地区发展平衡;6.因此中国应该放开人口流动,允许工业用地指标跨省交易,从而让市场来实现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港口、大城市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工业、现代服务业,内地在人口减少情况下实现现代化规模农业。整体思路和林毅夫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八个字。精彩!
北京上海的“城市病”不是因为城市太大,而是因为还不够大,这样的道理需要不断重复。
经常引用十年前的数据然后推导出一个2016年7月发表的结论,港口就不怕过剩?不考虑高铁和互联网对于城市格局的改变?
这不是一本学术读物。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个学者把自己观点和研究“傻瓜化”、不惜处理得和机场读物一样轻松浅白,所能做出的最大限度的尝试了。很佩服这种努力和苦心。不是目标读者,不打星了。
《置身事内》的推荐阅读。
与惯性思维相反的是,要缩小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反而应当鼓励劳动力流动,鼓励农民工离开家乡去到大城市。这样在欠发达地区发展机械化农业、旅游业、资源产业,由于人口减少,人均增多,反而缩小了收入差距。而现有制度试图通过户籍制度和建设用地指标限制外来人口安居大城市来缓解“城市病”,这不光违反经济规律,阻碍了经济发展,而且低估了城市的容纳能力,治理“城市病”是可以通过合理的城规解决,而且生活成本的上升也会阻止城市人口无限增长,人为地试图靠公权力强行介入只会降低效率,得不偿失。是否愿意接纳外来人口,如果理性地、长远地思考,答案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实中往往受制于既得利益者。本书读罢很有启发,可惜的是核心论点重复过多,越读越没有耐心…跟最近读的《置身事内》相比,不论是内容还是写作能力都有差距。
此书和《置身事内》并服效果奇佳。和《置》相比,篇幅稍欠精炼,但瑕不掩瑜,至少更敢写。从开篇“欧元区各国——中国各区域”的精妙类比延伸开,最终深入阐述到“不能通过扭曲生产要素价格和阻碍生产要素流动来发展经济”的道理。当然更有意思的是后记中点了几笔更深层次的原因。用作者原话来总结,“我们难以突破自己的局限只是因为我们固守着某种身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而我们之所以安然于此,只是因为某种无知,让我们觉得自己得益于不公正的政策是理所当然的。”
老书新标记。
这本书个人感觉不如同一个系列的置身事内。这本书开篇即铁口直断,有普遍规律,各国特色只在规律下开花结果,于是整本书都在说欧美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中国必然要走的路,也许他是对的。但是在谈到印度、东南亚城市聚集导致的问题时,又突然说不能以部分国家出现的现象为规律?这也太过于理想化的西方经济学书生之见。给人一种沉浸在西方理论体系里,套用在中国身上。 我很喜欢一个看法,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为中国拥有难以摆脱的千年历史特性或包袱。 而显然在现在,决策者没有采用他的观点,还在坚持乡村城镇化的道路。他除了坚守那种把人当成资源看待的盛气外,还把社会和政治问题彻底遗忘了。也许他的方案最经济,然而却不是整个社会的最佳答案。 这系列的书,的确都是好书,把人的认知水平提高,不过读书时候还是要有点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