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柏林记忆:逃离悲恸之地的封面

柏林记忆:逃离悲恸之地

[俄] 玛丽·瓦西里奇科夫

出版时间

2018-01-01

ISBN

9787208143104

评分

★★★★★
书籍介绍
·这是一部几乎贯穿整个“二战”的长篇战时日记。 ·这是一卷布满历史细节的私人“二战”史。 ·这是一本俄国流亡贵族女性的传奇自传。 《柏林记忆:逃离悲恸之地》开始于1940年1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头个新年。记日记的那位白俄女爵只有23岁,她与自幼便十分亲密的姐姐带着十一件行李和一台留声机前往柏林。彼时天色仍一片漆黑,一切才刚刚开始。她只顾为生活拮据发愁,完全没有预料到,今后的数年间,警报、炮弹和物资短缺,填满了大部分的日常生活。其后,死亡和盖世太保的阴影又不断降临。而她,将笔耕不辍,勇敢地记录这一切。 玛丽(“蜜丝”)·瓦西里奇科夫(Marie ‘Missie’ Vassiltchikov,1917—1978)生于俄国圣彼得堡,白俄贵族。1919年随父母离开俄国,成长于德国、法国和立陶宛。1940年前往柏林求职,先在德国广播电台工作,后转至外交部情报司上班,在那里与一群后来积极参与“七月密谋”的反纳粹核心人士共事。 “二战”流亡德国期间,蜜丝坚持撰写日记,逐日甚至逐时地记录战时生活。其中对暗杀希特勒行动的失败及其后的恐怖统治的详细记录,成为至今对该事件仅有的一份目击记录。蜜丝在战后定居法国,1978年病逝于伦敦。 译者 唐嘉慧,政治大学西洋语文学系毕业,现为自由编译作家,翻译作品有《伯格曼论电影》《奇士劳斯基论奇士劳斯基》《演化》等。
目录
译序
关于《柏林记忆》
1940年1月至12月
1941年1月至6月
1941年7月至1943年7月断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真实的噩梦。能活下来真就是上帝的选择,有太多的可能不知道会埋骨哪里。大难面前,人间万象。战争就是能炸出人性中所有的恶,好在总是会有那么温暖的朋友和亲人。
多视角真实记录下二战给德国人民同样带来无法磨灭的创伤和苦难记忆。轴心国的侵略战争是可耻的,同盟国的反击报复也未必充满道义,正义与非正义很难在战争双方划出一条界限,他们都做些相同的事——屠杀。但愿世上永远不再有战争!
战胜国把持着话语权,轴心国的大恶掩盖了同盟国的一些肮脏作为,被淘洗编织过的历史,还需审慎看待。
很真实,让我有一种在偷看别人日记的罪恶感。
第一次觉得有钱真好,这本书是个白俄贵族妹子每天发的朋友圈。因为好莱坞电影施陶芬贝格刺杀希特勒的瓦尔基里行动被人熟知,但是这本记录了德国913行动背后反抗势力日常生活的日记绝对叫人大跌眼镜,格林童话般左一个公爵右一个男爵一会一个城堡一会一个家族领地,残酷无情般的自觉和牺牲,确实武德充沛,最后的结局依然是承袭了贵族出身决定的势力在纳粹覆灭后各个大神归位。有钱也太特么好了,一边苟利,一边岂因。
身为流亡的白俄贵族,作者的个人经历肯定代表不了同时代绝大多数人的二战体验。她这个朋友圈啊,简直是要吓死人。有姓俾斯麦的密友,也有姓梅涅特的未来姐夫。参加个婚礼,宾客又大多姓霍亨索伦。她也有饿肚子的时候,但直到维也纳沦陷前都还有机会在城里吃上牛排;战后没肉吃的时候,仆人仍会戴着白手套于上菜同时在她“耳边低声念出葡萄酒的年份”;她未来姐夫出门没钱了,会写信让她寄300瓶葡萄酒过去权当现金用。但也正是因为有这个贵族身份和关系网络,她才能够近距离目击刺杀希特勒密谋的酝酿、经过和残局。这既是第一手的珍贵史料,也是宏观历史之外的绝佳补充,更提供了一种介于两大对立阵营之间的独特视角。它的遣词造句确实谈不上有多高的文学性,但以第一手史料的标准来看,这反而是一个难得的优势了。
战争日记,从微观角度出发。虽然有一些注解。但是对整个背景不了解的人,看这个书还是有些不太看得懂。太多生活碎片的记录,类似于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去和谁看了电影,话剧舞会之类的
疫情期间看这本,很有感触,对于食物紧缺的态度,被炸得一片荒芜的情况下还要坚持去美容院,这是一种生活态度,肯定要被很多人骂“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了,其实他们也是抗争,虽然比多数平民接触了更多地位高的人,可是仍旧要躲避炮弹,要去监狱送物品给朋友,出来吓得脸都绿了,要上班,经常要走路几个小时,还会遇到各种困境,总之还要记录,还要活着,还要尽量活得舒适。
印象最深的是讲战时生活(饮食)的那部分,几乎每天不落地记录。
如果写下来,生活就真的可以像日记本一样容易被放下。那样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