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的封面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美] 巫鸿

出版时间

2017-06-30

ISBN

9787208143470

评分

★★★★★

标签

建筑

书籍介绍

以圭璧钟鼎为国之重器的礼制艺术时代如何兴起,又如何逐渐衰亡,演变成以宗庙、宫殿与墓葬为主体的建筑性纪念碑时代?长安,这个从土木方兴时起就不断被重塑的城市,如何彪炳不同时期统治者的荣耀?一座座零散而无言的坟茔和祠堂,如何诉说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普通家族的懿德?而这些具有明显公共意义的礼仪美术传统,又如何在汉代以后转化为艺术家打造个人历史的艺术行为?

本书尝试打破美术史研究中的门类之别,以“纪念碑”这一西方古代艺术的核心概念为线索,将装饰艺术、图像艺术和建筑艺术纳入更大范围内艺术的发展变化,重构中国古代美术的宏观叙述。

目录
中文版序
插图与地图目录
年表
导论 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
第一章 礼制艺术的时代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终于找到这本书,不得不说作者的行文抽丝剥茧,实在吸引人,有如推理小说。但是把第一章及晚近的中文版序,与贝格利“科索沃式”的书评一比较,不难发现巫鸿这书的核心漏洞所在。如近来电影《利刃出鞘》所说,甜甜圈中间空的地方没有填好——我估计这个坑也没人来填了。而尽管如此,作者的视角令大多数中国读者为之一振,针对这书所展开的辩论和启发,无疑会把东方美术史推向一个更积极的层次。
两个线索:一个是文化比较的线索,即通过“纪念碑性”在中国古代美术中的特殊表现来确定这个艺术传统的一些基本特性;另一个是历史演变的线索——通过对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的观察去发掘中国古代美术内部的连续性和凝聚力。
好的艺术史家一定是好的策展人,他能够非常自如地引领读者/观者的视点。作为聚焦纪念碑性重构的艺术史的阈限点,“透明的石头”在承继了纪念碑的礼制性、劝诫性艺术特性以及政治功能外,还被注入了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思路和美学表达,本身就展现了生与死的阈限性,一种过渡的之间状态。在这类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中,士人借助反书铭文在宏大中插入了自己的“细微”。就章节安排和策展轨迹而言,以此为终章使得读者/观者能够自如转身,既不用折服于令人望而生畏的“楼”,也不会耽于向内转的琐碎心绪。然而,透明的石头并未形成定论,它只构成了短期内的突破。之后的日子里,士人们更偏爱“卷轴与册页”。我猜想,大概是因为它们较石碑或石棺轻便却又不失物质性,最终成为士人们抒其胸臆的对象以及人际酬酢时的礼物。
感觉没有理解透彻,都不好意思标记已读。不过很喜欢“友人与同僚”那一章。党锢之祸的儒士李膺,选择避世的陈寔,很有趣了。儒家思想后来一直为政治服务了,如果皇帝不仁道,也只希望他自己能有所反思。儒士之间似乎有心灵感应,包括后代也通过这种墓葬的纪念性,得到了声名和好处。“因为他们与死者曾经有过或认为自己与死者有过特殊的关系,并希望把这种关系公开化。由于东汉时期墓地已变成社会生活的中心,因此葬礼就成了感情与政治表白的最佳场合。”
终于看完了,2018年读过的最棒的一本书。个人觉得开篇的九鼎之论,和后面关于武梁祠壁画以及丧葬正反铭文的讨论最精彩,希望有时间可以写个读书笔记。最后想说,巫鸿可真是厉害。
行外人因为对纪念性感兴趣而读,没有很多专业的看法。但囫囵吞枣的读过之后,还是有很多领会。用纪念碑性穿针引线
以前比较少读这一类的书,因为曾有过一种偏见,即:近现代中国籍作者对于艺术有关的文字,总有谄媚之感。巫鸿,将所有文物门类进行了合并,用比较物质层面的角度论述了“纪念碑性”的物质层面艺术的产生与演变。虽然让我管中窥豹,但也得以见识古中国的荣光。
读完越发感概公立博物馆还是被考古学、历史学所统领,展览逻辑逃不出这两个学科框架。巫鸿用一个“纪念碑性”把玉、青铜、石、墓葬、宗庙等概念联系起来,助人开阔思路。但读到最后一章时也曾怀疑其是否陷入了以图证实的困境。再返回去看本书的序言,他提醒读者到:“要把本书看作重构古代美术宏观叙述的一种尝试,而不把它当成提供研究材料和最终结论的教科书或个案分析。” 确实,任何学科及其研究方法都有局限性。大部分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也不是单由历史学、考古学或美术史学就能盖棺定论的。
今天總算幹了件正經事。巫鴻的這本和《黃泉下的美術》對於美術品背後觀念的解讀對我很有啓發。
虽然总觉得书整体的主题与脉络有点混乱,但每个小部分各自分开来看都还是挺有趣的。第四章无聊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