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封面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古希腊] 修昔底德 (Thucydides)

出版时间

2017-08-01

ISBN

9787208145146

评分

★★★★★
书籍介绍

◎ “新兴强国”与“老牌霸主”之间,战争是否真的不可避免?

战争爆发的动机是政体的差异?抑或是人性的共通——对权力和财富的贪婪与狂热?

◎ 西方古典文明研究学者徐松岩教授倾力译注18载,2017全新修订本;汇聚古典学30余年研究精华。

◎ 修昔底德的著作达到了历史写作才能的顶点。

——托马斯•霍布斯

真正的历史学是从修昔底德的著作开始的。

——大卫•休谟

修昔底德是历史学家中之*为优秀者,且他已被传统的观念视为历史研究的标准。

——狄奥尼修斯

是修昔底德确立了历史写作的法则,即“如实”而书的法则。

——琉善

历史写作的首要法则是不折不扣地记载历史真实,在这一点上,修昔底德是历史学家中的表率。

——西塞罗

修昔底德的文笔简洁有力而灵活,他运用自如,以简短而精辟的的词句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措词用语有如格言一般精练,像枪声一样响亮。他的笔调极其流畅而高超。在作品中把崇高思想和流畅表达结合在一起,几乎没有别的作品能够超过伯里克利的那篇演说。

——J. W. 汤普森

修昔底德深入人的本性来探讨战争的起因。在他看来,雅典人和斯巴达人之间之所以爆发战争,并不是因为两者的差别,一个是民主制的雅典,一个是寡头制的斯巴达,而是因为他们的共性。权力和财富激起一种渴求更大的权力和财富的欲望。战争的动机是贪婪、狂热追求权力和占有欲,这是任何权力和财富都无法满足的狂热。

——伊迪丝•汉密尔顿

公元前431—前404年,数百个城邦卷入了规模空前的“希腊世界大战”,战火几乎波及当时整个地中海文明世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和雅典帝国这两大军事集团,一方在陆上称雄,一方在海上称霸,双方巧施权谋,展开长期的拉锯战。正当双方两败俱伤、财尽兵竭之时,虎视眈眈的波斯人借机干涉,最终帮助斯巴达人击败雅典人,摧毁了盛极一时的雅典海上帝国。这场战争对希腊诸邦政治造成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对于社会经济无异于一场浩劫,对于其后希腊人的思想文化、对于地中海世界的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亲历这场大战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以其客观冷静的态度,生动豪放的史笔,简洁流畅的文字,不仅全面地记载了战争的主要史实(迄前411年),展示了陆战海战的恢宏场面,党派斗争的严酷惨烈,还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间人们心理心态的微妙变化。此著是希腊古典文明极盛时期的文化精品。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无数读者去欣赏、玩味、思考……

目录
上 册
2017 新版译序
第一卷
第一章 从远古时代到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前的希腊国家。
第二章 战争的起因。爱皮丹努斯事件。波提狄亚事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点后悔,不该为了好装帧买这个版本的。
这是一部英雄史。斯巴达将领伯拉西达,以百人冲入敌阵,震慑全军,被奉为斯巴达英雄。其人不仅作战勇敢,而且富有谋略,人格魅力出众,使得不少盟邦叛离雅典,特别是单骑进入阿堪修斯城,凭借出色口才将该城从雅典方争取过来。最后的陨落颇有传奇色彩,安菲波里斯之战,在克里昂精锐之师撤退之际,奇袭敌军,以7人损耗杀敌600,身先士卒的波拉西达伤重而死,全军为其举行公葬,安菲波利斯人把他尊为英雄,每年举行竞技比赛,向他献祭,表达敬意和纪念。 这是一部政治史。整个希腊世界历史是民主制和寡头制两种制度对抗的历史,尤以雅典和斯巴达为代表,民主制国家自由开放风气促进了雅典经济增长、文化繁荣及海军霸权,但也使得行政低效,相互掣肘。斯巴达体制上下行事高效,但缺乏内部生机。正如科林斯所言:雅典人热爱冒险,而拉栖代梦人趋于保守
本人道行不够,囫囵吞枣看完。印象比较深的是里面的各种富有逻辑和激情的辩论及演讲。另外就是对于第七章西西里战争的生动描写。公元前一个近乎三十年的战争,古希腊几乎全体城邦都参与其中,像极了中国古代的东周列国。
译者很用心。战争史 ,人性的丑陋和历史的重复 。
8.4 没有认真读,这个版本的注释很清晰。伯利克里的葬礼演说是本科时候读过的,现在重读还是可以感受到一种“制度自信”。整场战争的具体细节其实很难有清晰印象和感觉,所以也就没有认真读的紧迫性
两个实力相当国家之间的战争,其胜负由于影响因素众多预测已不可能,并不存在所谓历史的必然。另外古希腊人的口才真是出人意料的好,感谢本书让我得见古人之风貌。
谈不上震撼或者很有启示,两点感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演讲稿的文笔真的值得学习
这本比《历史》相对好读一些,时间线清晰,文字也更生动。修昔底德很喜欢写大段的演讲,激情澎湃。可惜的是没有写完,残缺的美了~
明显是本好书,才看了百分之十 一环套一环的故事,也有哲学的味道
不是时候穿越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