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黑色方尖碑的封面

黑色方尖碑

[德] 雷马克

出版时间

2019-03-01

ISBN

9787208156005

评分

★★★★★
书籍介绍
☆20世纪顶尖小说家,拥有读者最多的德语作家之一。 ☆茨威格、君特·格拉斯推崇的大师,林语堂、巴金鼎力推荐,影响鲍勃迪伦、王朔的经典名家。 ☆雷马克经典代表作,以黑色幽默笔调刺穿战后荒诞现实。 ☆1923年,恶性通货膨胀笼罩着德国。被战争耽搁的年轻人深陷于和平年代的混乱与荒诞之中,所见的依旧是形形色色的死亡与绝望。这是关于德国一战后一代人的故事。 1923年,德国正处于战后的恶性通货膨胀中。主人公路德维希25岁,热爱艺术和诗歌,他17岁时便应征入伍,和许多同辈一样参加过“一战”,如今在一家墓碑公司里工作,黑色方尖碑是这家公司最有历史也最值钱的纪念碑。战争对这一代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战后的艰难生活中,正如本书副标题所揭示的,这是一个关于“被耽搁的青年时代的故事”,这一代人的青春由于他们参加战争和战后过着迷茫的生活而被耽误了。 通过路德维希的视角,书中展现了通货膨胀下不同阶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荒谬现实,规规矩矩做生意,生意做得越多越蚀本,而投机商人却能轻而易举牟获暴利。辛勤工作的普通人却都走投无路,甚至不得不选择自杀。在这种环境中,路德维希和他的好朋友墓碑公司的老板格奥尔格也不得不使用一些小诡计才能维持公司经营并减轻生活的压力。路德维希还在空闲时间兼任家庭教师,并在一家精神病院里为病人弹奏管风琴。在那里他结识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富家小姐伊莎贝尔,曾经因为经济的拮据路德维希的两任女友都离他而去,直到遇到伊莎贝尔他感受到了真正的爱情,在被战争蹂躏的人生和世界中找到了意义。但随着病情的好转,伊莎贝尔已忘记了患病期间的种种,他们最终也只能是隔着阶级鸿沟的陌生人。此时国家政策的调整使通货膨胀骤然停止,纳粹势力也在德国国内逐步上升。路德维希决定离开小城韦尔登布吕克,去柏林做了一名报社记者。小说最后一章用简短的篇幅叙述了当路德维希再回去时已是二战之后,韦尔登布吕克已经在纳粹和又一次的战火中面目全非,人们的命运也被动荡的时代裹挟着,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德裔美籍小说家。出生于德国一个工人家庭,18岁时志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前线负伤,战后做过教师、记者、编辑等多种工作。1929年,小说《西线无战事》出版,引起轰动,迅速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作家。因为他的反战立场,纳粹上台后,将他与托马斯·曼等人的作品公开焚毁。1938年,他被剥夺德国国籍,后流亡美国。1947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次年返回欧洲并定居瑞士。1970年9月25日,雷马克在瑞士逝世。1991年,雷马克的家乡奥斯纳布吕克设立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和平奖。 雷马克的著作大多带有自传色彩,用词精练,抒情的书写中却透出客观、冷峻的气质,被比作德国的海明威。他一生共著有十五部小说、三部剧本和两部文集,其中,《西线无战事》《凯旋门》《三个伙伴》《爱与死的年代》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
目录
用户评论
文字一如既往精准 有洞察力 但是看的很抑郁
写得也太太太好了!!是我贫乏的语言无法赞美的作品,只能摘一段聊表敬佩——“有时我面前出现一个洞,它似乎通到地球的中心。什么东西能把它填满?是渴望吗?是绝望吗?是幸福吗?是哪一样?疲乏?悲观?死亡?我为什么活着?是的,我为什么活着?”
难以相信我到今天才开始读雷马克
隐藏在幽默下的悲恸最致命。它的幽默吸引着我,然而它突然其来、偷袭的痛是让我忘记哭泣这个本能的痛。很有电影感,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书之一。
我觉得这本书不论从写作还是构思来说都是第一流。25章歌咏俱乐部小夜曲送别无疑是浪漫主义的;26章短短三页又使虚构小说恢复了严肃文学的意味。路德维希在通货膨胀结束后去往柏林,躲过了二战的摧残;再回到韦尔登布吕克已是故交零落尽,过去几乎全数被毁。很多人物描写和情节都堪称经典,克诺普夫对方尖碑的“执念”和放弃、妓院里的“母亲们”、热纳维耶芙和伊莎贝尔(谁说死亡只有肉体消灭一种形式呢?)、像将军一样大吼的勒妮•德拉图尔、神父、医生、投机者和诗人,每一个角色……读过都不会忘记。也是通过这本小说才比较直观地理解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什么模样,通货膨胀下生活群像描写精彩绝伦,荒诞又真实。读完全书大概会三小时不知肉味吧。 PS 本来犹豫说它是反战主题会不会太过片面;看了作者生平发现这么表述问题也不大。
本书依旧是反战主旋律。从战后,通货膨胀高居不下,普通人们的生活很受影响,但是对于善于利用游戏追逐的资本家依旧没有什么影响。 同时,书里借用和伊莎贝尔的谈话,交流了“意识、灵活、病态、本我与超我”等概念。有一些思考,但是又感觉不是特别的深入。 本书,我读了1/2,大概看了看,后面内容跟前面也差不多,相比《西线无战事》而言,人物多了,众生相更多,但是没有那么深刻。跟《里斯本之夜》相比,故事更多,同时更不聚焦。 整体3颗星吧
一百年前的德国,一战失败,通货膨胀,流感大流行,民不聊生。雷马克写得太好,对世情荒诞处理,对感情赋以生死。许多段落都让人又想哭又想笑:餐券、墓碑生意、疯癫与康复、情人、打群架、送别歌。“做一星生命的火花,并设法不致熄灭。” 一切始终存在,不会消灭。
德国普通民众的挣扎 全都是讥讽与暗喻 针锋相对和唇枪舌剑 一代人的落幕
正好是《西线无战事》所讲述的一战结束后的人们和生活,那时候纳粹主义刚刚出现,德国还没有跌近那个无底的漩涡。人物们就像《西线无战事》里幸存的士兵长大了成熟了后的样子,他们还有良知,还有人情味,在努力对抗着世界的消解、崩溃。最后一章交代了所有人的结局,我最想念音信全无的格尔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