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重生三部曲的封面

重生三部曲

[英 ]派特·巴克

出版时间

2019-03-31

ISBN

978720815619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写给激荡时代的悲悯史诗

☆二十世纪末英国小说中极少数真正的大师杰作

☆荣获布克奖、卫报小说奖

☆入选布克奖40周年最佳小说 | 十大历史小说(《观察家报》) | 《写作这回事》推荐书单

☆入选《中华读书报》2019年年度十大好书:巴克夫人厚逾八百页的《重生三部曲》是非凡的文学杰作,具备一切达成这一标准的优秀品质。它也远不只是写战争创伤的战争小说和写心理诊疗的心理小说。“现代史诗”这顶桂冠如今固然已遭滥用,戴在它头上却理所应当。但更令人惊奇的是它制造惊奇的能力。它执意而且乐于打破文体、阶级和性的界限或禁忌,显露出勃勃的雄心和圆熟的技艺。考虑到1995年的布克奖已是足够重大的荣誉,中文版长达二十四年的迟到便更令人惊奇。

……战争、性别和弹震症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情绪压抑、男性气概和心理创伤之间构建出了一条可悲的通道。传统的战争文学用抽象的、丰碑式的社会记忆,代替具体的、创伤性的经验。西方的鸡血战争文艺作品更是充斥着对民族主义和男子气概的过度渲染。但从个人层面上讲,巴克告诉我们,战争没有胜利者。

----------------

“很奇怪,对不对?尽管不支持战争,尽管对将领没信 心,尽管堂而皇之的大话一堆,战场照样像是唯一干净的地方,令人向往。”

“对。天啊,你说的对。”

1917年8月,爱丁堡,克雷格洛卡精神病院。拒战的萨松,失语的普莱尔,口吃的欧文……他们经医生治疗成功才能重返战场。一个吞噬青年的社会是否仍值得效忠?

1918年6月,伦敦,军需部。战时体制靠树立打击异类提振士气。有人出卖了普莱尔反战的挚友,有人发现了曼宁上尉的秘密……牢狱的门上画着一只眼,谁在监视谁?

1918年11月。法国—伦敦—南太平洋。顾念同袍、不愿独活的普莱尔重回战场,见证最后的战役打响。士兵在倒下,幽灵在飘荡。无间伤痛里,救赎在何方?

---------------

小说家可以用一种更开放的方式来处理当代困境——通过书写历史,这种人们不熟悉的幌子来呈现,人们不会自动知道自己对此的看法。如果你直接处理一个当代问题,有时你所做的只是激活人们的偏见。我认为历史小说可以成为通往现实的后门,这极有意义。

——派特·巴克

用全新的视角看一战如何影响了人类,如何影响了男人和女人,士兵和平民。

——A. S. 拜厄特

派特·巴克扩充当代英国小说之广度,功不可没。《重生》发人深省,以乱世为背景,针砭时弊、唤起良知。

——《纽约客》

《重生》三部曲所讨论的问题是深刻的,如正常神志的本质、阶级政治、战争与性,在无意义的杀戮中挣扎着保留人性。作者用想象力诗意地关照现实。

——《出版人周刊》

巴克的主题——战争与疯狂,战争与男子气概——使得战争的疯狂不仅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而已。在文学写实主义的传统下,作者不逞口舌之强,不愠不怒,不矫揉造作地正视现实。她的故事成了一篇反战小说的杰作,并且精彩动人地为她的信念背书。读者在深入小说人物的生活之后,人生观将因此而彻底改变。

——《纽约时报》

这不仅是一部战争小说,作者仿若设身处地般刻画人物故事所流露的同理心,奠定本书在一战文学上的经典地位。

——《科克斯书评》

派特·巴克 Pat Barker

1943年5月8日生于英国约克郡蒂斯河畔索纳比一个工薪阶层家庭。1962—1965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国际关系史。巴克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才开始写作,早期的小说关注英国工薪阶层女性。《重生》三部曲是她创作的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入选布克 奖40周年最佳小说、“十大历史小说”(《观察家报》)。《重生》于1997年被搬上银幕且获多项电影奖项提名,2014年被改编成舞台剧;《门中眼》获1993年卫报小说奖;《幽灵路》获1995年布克奖。

巴克于2000年被授予大英帝国指挥官勋章(CBE)。她现居英国达勒姆郡。

目录
重生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宋瑛堂的译作也看过几本了,都是非常生硬拗口的感觉,就像嘴抽筋的人在讲话,这本仍然保持了同样的“风格”,真是稳定…这样的中文太糟蹋原著了,也只能冲着原著给三星。
八百页的折磨终于结束了 “人”死了 我们所谓的现代文明就从这里开始
2019年读书035。少时,对一战的印象是被历史教科书上“帝国主义国家彼此间发动的罪恶战争”定义的。而今,这个说法到不算错,只是过于简化,全然不是历史的底味。派克的重生三部曲,核心角色是瑞弗斯与普莱尔,他俩的故事线,在每一部引入了一种现代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它们都大幅度推进了我们对于宏观社会、微观人心的“理解”,但这种理解,面对第一场现代技术战争,却败得彻底,他们拯救不了士兵、更没有拯救欧洲,乃至文明(一战后发生了我们现在都知道)。故而,如果我们知道一战结束于11月11日,章节线索足令我们对普莱尔的命运无尽唏嘘。而瑞弗斯眼前的魍魉浮动,同样生死两和。派克写“猛士互动”,绝对辣手。其余妙喻,俯首即拾,尤其“一行骷髅头,乍看好像香菇”,以致火锅/香锅,别说香菇,金针菇也吃不得了。
略失望,或许是因为作者掌握了极其丰裕的材料的关系,实在的人物(尽管篇幅更为单薄)比虚构的人物更鲜活、也更深入人心。第三部分最佳,民俗考察与荣格尔式的战场白描相互交叠,双重的死亡与重生作为收尾也很好,但整体而言还是太弱太浅了。另外大概是赶着出版的关系才用了读起来让人分外难受的宋译本吧,而且门中眼卷头连史蒂文森的全名顺序都搞错了,实在是。。。
3.5。翻译拗口干涩。分册不好吗?
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人之死
9分。格雷夫斯、萨松,在英国大名鼎鼎的人物,在中国估计很少有人知道。同性恋,战争创伤、土著,都是中国人不太感兴趣的。但实话实说,写得很好,值得一读。以真实人物为底色,用作者的想象来润色和填补不为人知的空白,颇见功力。只是太厚了!精装,810页,出门在外看太不友好了。
永远不会令我失望的女作家!
停在了《幽灵路》,仅以前两部来说个人看的很昏沉沉,也许因为合为一本篇幅大长的心理作用,但本书不失为描述战争带来苦楚的写实。
一直想看萨松和欧文的传记,无意中发现原来出过重生三部曲,虽说是史实和虚构的交织,不少篇幅仍还原了诗人的战场经历,涉及两人的主治医师,以及对一战极为关键的弹震症,最初诊断是近距离遭受炮弹爆炸的冲击,后期病因从生理转向心理,一种极端痛苦畸形扭曲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英语中的士兵有逃避的词义,弹震症却是丧失身份认同的返乡之痛,与怯懦装病无关,近似弗洛伊德说的哀悼与忧郁,痛失所爱陷入沮丧和自我谴责,时间已然冻结:失落的过去,创伤的现在,无望的未来。以上算是补充下背景,萨松本人的挣扎在于,怀抱反战信念重返战场,只为分担弟兄的苦难,却得履行军官职责训练杀敌。士兵从小听惯战场上的英勇,谁想堑壕战的真相居然是蹲在防空壕等着被炸死。战争已沦为人被机器单方面的绞杀。战争诗人成了反抗强加的战争,自身又被历史束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