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显微镜下的成都的封面

显微镜下的成都

王笛

出版时间

2020-07-01

ISBN

9787208162525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日新月异感到陌生。而《显微镜下的成都》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将成都的历史与现实、繁华与宁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
王笛,四川成都人,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现任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他专注于中国社会史、城市史等领域研究,著有《跨出封闭的世界》、《街头文化》、《茶馆》等作品,深受好评。他的研究涉及日常生活、微观历史等方面,曾获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等多个奖项。
推荐理由
《显微镜下的成都》一书以细腻的笔触和微观的视角,深入挖掘了成都这座城市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作者通过讲述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日常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成都的城市变迁、社会生活和文化特色,使读者对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适合哪些人读
对成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对微观历史研究方法感兴趣的学者
喜欢阅读历史小说和文化散文的文学爱好者
以及对城市文化和地方特色感兴趣的公众。
书籍脑图
目录
导论:微观历史、叙事与历史书写
第一部分 街头:进入城市内部
城市环境:城墙和街道
商业空间:店铺与地摊
日常空间:家与邻之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编得不够好,茶馆篇那么大篇幅形容成都人如何离不开茶馆,“国家权力是如何渗透进茶馆的”关键的没看到……以及,读起来更像民俗志,很多疑惑都没有论及,比如关于麻将是否真正影响了成都的经济发展,除了引用各方的观点,有没有数据可以参考?比如成都男人包括许多穷人、苦力,从早起就在茶馆呆到晚上洗完脚,他们的女人孩子是怎么过的……?也许是合集的锅;也许是微观平民史缺乏足够史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我们有多么深邃的眼光、多么远大的抱负、多么宏伟的叙事,我们所写的历史也不过是提供了一块历史的碎片,最多是有的碎片要稍微大一些而已。
王笛的书先前读过一些,这本书主体是他的观点、论文精编集。因此,我觉得这本书最有意义的,是导论《微观历史、叙事与历史书写》。一是反思了宏大叙事,树立日常、下层取向研究的意义,批评史学研究“正确”“不正确”的二分价值取向,以及乱扣“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要问不同的问题,做不同的解答,允许不同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如果一种学术需要权力来汗位,这种学术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此外,导论还讨论了“叙事”与“细节”的问题,深得我心。不要动不动就说研究“碎片化”了,或者太细节对总体历史无补。碎片不是消极的,是与整体共存互补同等重要的,更何况,所谓的“整体”面对真正的历史而言,也不过沧海一粟之碎片。“中国学者研究碎片不是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导论值5星。
买了,当当签名版,但没想到是之前看过的另外一本《袍哥》的作者,那本书粗制滥造拿民国学生乡土调查注水出书,读完把我恶心坏了,没想到这次又栽在这个b手里,想找一本扎扎实实研究四川地区社会学的书就这么难吗
这本书算是王笛以《街头文化》《茶馆》《袍哥》《麻将》中的部分内容来展示如何开展微观史研究。导论和附录中访谈颇有价值,可看到王笛的学术思路。
对王迪教授的微观史学感兴趣,这本书是我买的第一本,此书相当于是他四本学术要著的导读,导论部分《微观历史、叙事与历史书写》谈了他的学术观点,精彩也有启发,这个领域大有可为。
精编选集,茶馆那篇写的最好,其他就差点儿意思,总觉得太过零散、碎片了。
读起来十分顺畅,呈现了王笛老师的学术转向和脉络。相当于导读,误打误撞读对了。身处某地读某地,总是有别样的体验。
成都不只是熊猫、美食。还有茶馆、袍哥。ps 原来是精选。怪不得各章节都戛然而止的感觉
茶馆的部分文字很温润 麻将写的简直口水仗………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