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影像·历史·诗歌的封面

影像·历史·诗歌

[法]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出版时间

2020-08-01

ISBN

9787208163348

评分

★★★★★
书籍介绍
对电影史经典名作的三重解读 艺术史家破译无声黑白中隐藏的情感密码 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的奠基人,黑白默片《战舰波将金号》敷演了1905年“波将金”号军舰起义的史实。俄国水兵在乌克兰的港口敖德萨反抗军官的虐待,得到了民众支持,但随后遭到沙皇军队屠杀。影片表现敖德萨港口阶梯上民众奔逃的段落被誉为影史经典,蒙太奇美学的代表作。其中高速剪辑、特写等技术手段是影视艺术专业学生和文艺爱好者津津乐道的。 著名艺术史家、哲学家迪迪-于贝尔曼不止探讨了技术手段,还结合爱森斯坦的成长经历和知识背景,影片呈现方式的历史社会渊源,联系相关其他艺术作品的影像,解说了“经典之所以经典”,黑白默片如何超越时空限制、表现强烈而深沉的情感,重新阐释在当下或被理论界摒弃、或被商业简单消费的“悲怆”和“感性”的意义。 “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是一个致力促进当代艺术史研究的开放性项目,2015年的年度讲座的题目为“影像、历史、诗歌:关于爱森斯坦的三场视觉艺术讲座”。迪迪-于贝尔曼围绕著名导演爱森斯坦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展开,讲解影像的视觉结构如何创造出连贯的历史图景,又如何通过诗歌式的建构表现出来。 首讲从影片的纪实和抒情双重特质切入,追溯爱森斯坦的理论源头;第二讲关注影片的主要形式技巧,“蒙太奇”与特写;第三讲分析爱森斯坦电影的诗性结构及其营造出的史诗“氛围”。 讲座详细分析电影中的哀悼场景,以及由这种悲怆的塑造而为影片带来的心理意义上超乎寻常的强度,重新阐释在当下或被理论界摒弃、或被商业简单消费的“悲怆”和“感性”的意义,引导出对影像和时间之间多重关系的思考。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艺术史家、哲学家。1953年生于法国圣艾蒂安,1981年博士毕业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并从1990年起于高等研究院任教。他的研究领域涵括文艺复兴至当代艺术中的多重图像理论,撰写了超过50本关于图像理论的书籍,关注历史、记忆、叙事与图像的关系。代表著作包括《歇斯底里症的发明》(1982)、《直面图像》(1990)、《弗拉•安杰利科:非像与喻体》(1990)、《遗存的图像》(2002)、《历史之眼》系列(2009—2016)等。迪迪-于贝尔曼在世界各地策划了多个重要展览,包括在法国蓬皮杜中心策划的“印记”(1997)、在法国弗雷努瓦国家当代艺术工作室策划的“场所传奇”(2001)、在西班牙马德里索菲亚皇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策划的“阿特拉斯:如何肩负世界?”(2010)。2015年获阿多诺奖,2017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2015年于贝尔曼以“影像•历史•诗歌”为题展开三场讲座,同年于北京OCAT研究中心策划展览“记忆的灼痛”,开启了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系列。 王名南,译者、艺术史研究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卢浮宫学院。译著包括《当代艺术的危机》《当代艺术之争》,曾获2015年傅雷翻译出版奖“新人奖”。
目录
“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丛书”序言
影像·历史·诗歌
总述
第一讲 历史与诗歌
第二讲 剪切影像与近景眩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第二篇太好了
爱森斯坦通过蒙太奇和特写镜头来加压,将人民的悲情引爆,继而炸裂为革命和起义的烟花。于贝尔曼的“图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的确比在传统电影史或电影理论研究体系中更好地理解了爱森斯坦,目前国内电影系对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的阐释看来是有失偏颇的。
本書圍繞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展開,尝试呈现影像的视觉结构如何创造出连贯的历史图景。電影既按“新闻时事重演”來纪实,蒙太奇剪切亦恰好对应西方诗歌写作的典型手法:诗句切分,以营造某類“气氛”(情绪场)影像。 例如拍摄哀悼场景的视角可称为节奏蒙太奇,大量近景或特写镜头在“群众”与“个人”之间建立关联,呈现宗教仪式与紧迫的(政治)现实并置,银幕前一切人体部位都失去正常比例,民众面对一位“有待讨回公正”的死者悲愤交加犹如雨果小说里1832年巴黎的暴动和起义场景。 急促节奏完全改变了反打镜头的概念,特写镜头攫住悲剧,如同母亲张嘴呼号却哑然无声的黑洞,使影像获得“迷醉”(ekstaz)感,蒙太奇中叠加的细部,依据部分即整体原则,從细部中浮现的对象或现象的无数心理再现,在文学中这便是所谓的提喻。
艺术史研究出身的于贝尔曼倾情分析《战舰波将金号》。第一讲非常年鉴学派,除了史料翔实的堆砌,无甚新意。剩下两讲可以合题为辩证图像(近景-远景,特写-氛围),而且从认识论上非常的本雅明,这再一次确证了于贝尔曼对于图像的研究受本雅明影响之深。与其从囿于学科限制的称之为“艺术史视野下的电影研究”,不如于贝尔曼自己说的“图像的历史人类学”更贴切。image-milieu被翻译成“氛围影像”,值得思考。另外关于爱森斯坦电影中敖德萨港口的雾中影像,让人想起塔科夫斯基《潜行者》中漂浮致命颗粒的神秘zoom、《牺牲》中干涸的雾气池塘,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中的工厂大烟囱,以及安哲罗普洛夫的大部分电影(《雾中风景》、《塞瑟岛之旅》等),雾气与氛围影像的关系有点意思。
是三篇讲座合集,后面也有讲座问答,问答的质量也很高,书中还收录了法语原稿。这本书是通过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这个小切口去论述影像和历史之间的关系,影像和诗歌之间的关系,其背后的大问题即是情念的作用。历史和诗歌中都有情念,情念也促成了历史与诗歌。是理性与感性、个人与集体地纠缠改变。关于电影理论方面的则是无法评论了。这本书给我在图像志中的启发很大,我想再去看看本雅明的书籍。
为情念正名,意识形态使用情念而非情念作为意识形态、正题-反题-症状;纪实与诗歌的间隙;特写镜头与“剁碎”肢体,放大的肢体尺度;辩证影像:单数与复数、向心与离心的会合;迷醉/晕眩:外部打开与内部深化、抽离与返回;提喻:部分作为/强化整体-剪切;加压-爆炸-碎片喷薄而出;细部作为整体;节奏蒙太奇:呼吸-收缩-再舒张;色彩-氛围-节奏-音乐/诗歌。对于贝尔曼的分析进路有所疑虑,艺术史与电影史的确应该取消分野,但或许他的“图像的历史人类学”需要一种更为动态的分析方式,作者从瓦尔堡出发,强调图像跨越边界的能力,但总觉得在讲座分析中还进行得很不够。反而觉得问答比正文更值得琢磨,有一个提问说现在的瓦尔堡热是否因为当下我们身处危机之中,而实证主义(潘诺夫斯基)只能理解平常时刻,而不能理解潜隐的危机。
特写-提喻,影像的色彩,灰度不只在符号和象征意义上作用,而应该作为“氛围的一部分”被感知
@2020-09-09 10:03:38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处理 部分是强化整体表现整体 且通过时间的概念去递进 推进情感的爆发 蒙太奇怎样通过剪切和画面的选取 表现出诗意 爱森斯坦是个有想法有诗意的导演 整本书偏生涩 很多概念不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