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知晓我姓名的封面

知晓我姓名

[美]香奈儿·米勒

出版时间

2020-07-31

ISBN

9787208164956

评分

★★★★★

标签

社会

书籍介绍

☆ 屡获大奖的现象级畅销书!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自传类大奖,《华盛顿邮报》《纽约书评》《时代》年度十大好书,《芝加哥论坛报》、《魅力》、Elle年度书籍,《科克斯书评》年度推荐回忆录;

☆ 震撼全美的勇气之书!希拉里、崔娃激赏推荐,继《汤姆叔叔的小屋》以来美国最重 要的历史文档之一;

☆ “斯坦福性侵案”全纪录,受害者实名讲述直抵人心,获取正义的过程如何变成第二次精神施暴;

☆ 与所有受伤的心灵同在!呈现受害者漫长的疗愈过程,将感动与力量带给每一颗有过创伤的心灵;

☆ 非虚构写作典范,优美的文学书写,清晰逻辑推理,透视美国Me Too运动的风起云涌。

————————————

2015年1月,斯坦福大学性侵案震惊全美。犯罪嫌疑人布罗克·特纳是一名曾参加过奥运会预选赛的游泳新星。

面对法庭的不公审判,受害者化名为埃米莉发表法庭陈述,这份陈述被认为是继《汤姆叔叔的小屋》以来美国最重要的历史文档之一。在案件影响下,加州罢免庭审法官并改变性侵立法。

她不是埃米莉,她是香奈儿·米勒,一个华裔女孩,中文名字是张小夏。

她不是符号般的受害者,而将在书写中为自己、为所有曾遭受伤痛的女孩重新获得疗愈、尊严和力量。

————————————

这个美丽、饱含力量、重要的故事也是一次重新寻回自我的行动,它值得被广泛阅读,尤其是下一代的青年男性。米勒的文字是我们的目标和地图。她是我们珍视的宝藏。——《纽约时报》

在《知晓我姓名》中,我们每分钟都与米勒同在,感同身受,在记录庭审的章节里甚至不忍卒读……米勒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平实、精准却感人至深。——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米勒展现了一桩强暴案件的受害者获取正义有多么困难,这个过程如何变成第二次施暴。虽然米勒的笔触不时充满愤怒,但她始终致力于宽慰,向其他有同样受害经历的人提供获救的途径。《知晓我姓名》不仅激发我们的勇气,更在结局充满救赎的希望。——《华盛顿时报》

米勒与庞大的性侵受害者群体分享着同一种语言,她将自己的痛苦放置于这个群体的普遍背景之中。在一个要求受害者保持沉默的世界里,《知晓我姓名》以毫不畏惧的气势展现了作者坚毅、惊人的强大存在。——《卫报》

《知晓我姓名》既是公开的怆痛,也是自我的疗愈,既是沉默的饮泣,也是大声的呼喊……它不仅仅是一份成功的控告书,也是一只向你伸出、邀请你与她共同战斗的手。——Elle

用户评论
我想读林奕含也想读伊藤诗织也想读张小夏,我想要了解她们的遭遇。因为我们都是女性。
天生的写作者。她的触觉极为敏感,逻辑又极为清晰;书写令人锥心的痛苦和愤怒,也书写始终游弋在残缺世界中的美好。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她没有被个人的痛苦击垮,而是站起来,将自己融入广阔的受害者群体之中,与她们(他们)一起分享价值和力量。对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同理心,看见那些被社会抹除的人,听见那些被沉默吞噬的声音,唯有如此,写作者才能克服自身的伤痛向更辽阔的世界敞开,她做到了。
从林奕含到张小夏,勇敢的写作者是深海里永远发出微光的宝石。谢谢她们。看到Chanel在崔娃访谈上自信朗朗地笑,说I’m a genius, 我也笑了。是的,她是。她写得真好。
很好的一句,在于:法庭上Brock Turner请来若干荣誉证人,以证明自己日常行为超乎寻常的规范后,负责帮Chanel起诉的DA重新追回了重点:「我们不是在追击Brock的为人,而是追击他做的事,他要承担责任。」——这就是清晰的正义。
这本书好在,从来不曾有一本书把性侵发生后的细节展露得如此巨细无遗,不像伊藤诗织的叙述里有记者式的冷峻审视,不像林奕含用文学挡在前面抵抗黑暗,张小夏近乎强迫症一般记录了创伤后每一个微小的细节、表情、情绪和反应,以及面对性侵时当事人们的混乱和迷惘,我读的所有性侵相关的研究和档案都无法取代这种宝贵的真实。
受害者需要战斗这么久
写作一般,主要是这个故事本身。作为女性,要赢得一些原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好难!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有些人只关注和事件无关的一些事,试图推卸责任,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题材暂且不说,这个故事写得很难让人看下去
女性一次一次地说不,一次次地与冒犯划清界限,但始终有人会说她是愿意的,她是享受的。
拖了很久才读完,首先不得不感叹几点:一则美国在性侵案件的制度,此案当时影响重大,印象里中国媒体都曾有连篇累牍地报导过斯坦福游泳运动员性侵案,但在香奈儿本人公开之前,她仍可以作为Emily Doe存在,尽量避免被媒体公开;二则家庭和友情、爱情的单纯,遭遇意外后香奈儿有那么多身边人都在支持她,整个氛围都是温和的,她几乎没有遭遇来自身边人的质疑,没有来自最亲近人的二次伤害。而这本书虽然充满情绪,却在情绪里抽离出对整个社会体系的控诉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