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的封面

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

史卫民

出版时间

2020-07-01

ISBN

9787208165069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公元1276年,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常常被人忽略但又有着关键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元军挥师南下,将偏安已久的南宋王朝攻灭,在长达五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后,大江南北再次重为一域,忽必烈成为首位在中国大陆建立大一统中央王朝的少数民族领袖;而且这次统一进程把云南、西藏和西域也划入中华版图,如此范围广大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首次出现。 作为元代统一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年份,《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作者史卫民以纪实手法将1276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连缀成篇,向读者展示出一幅简短而又生动的历史画卷。在残酷而激烈的战争过程之外,重点描述了由社会变革带来的种种冲突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书中先后出现了近300个民族不同、文化背景各异的历史人物,皇帝、重臣、将军、义士、宫女……在1276年这个有着宏大历史意义的年份,他们演绎了种种令人长叹、或悲或喜的个人命运。 史卫民,1952年10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1984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1985—1995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政府理论、公共政策、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 元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中国军事通史·元代军事史》《大一统:元至元十三年纪事》《元代社会生活史》《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等,与陈高华合著的《元上都》《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元代卷》《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以及与陈高华、杨讷、韩志远合著的《中国大通史·元代卷》。
目录
新版序言
一、学理型的大一统论点
二、赞颂型的大一统论点
三、符号型的大一统论点
四、时务型的大一统论点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史料散而浅,无新意,多陋见。
公元1276年,即宋恭宗德祐二年。宋朝覆灭,落得“当日陈桥驿里时, 欺他寡妇与孤儿。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的揶揄;儒家忠义,时穷时只有少数如文丞相一样“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的壮士坚守。忽必烈的即位,成吉思汗关于蒙古大汗要经过“忽里台”推举的遗训成为一纸空言;元朝,拥有超越以前王朝疆土的面积,治国却完全依靠汉制和儒学。忽必烈作为一个思大有为的君主,带出来一批有作为的文臣武将;待到功成业就,又带走了一代英豪。新皇帝铁穆耳(成宗),开始组织新班子,进行他的“守成”试验。
有点模仿《万历十五年》的意思。作者以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为切入点,以忽必烈的改革为主线,以伯颜攻宋和南廷图存为副线,各色人马轮番登场,全景式扫描了元代宋兴这段历史——不得不说能在这么短的篇幅内压入这么多信息,功底还是很深的。对时空转换和人物速写也很娴熟,读来颇有剧本味道。 但看完却只觉得:淡。忽必烈改了什么,南宋怎么亡的,其实我们并不陌生。而忽必烈改后的影响,南宋灭亡的秘辛,才是更好奇的所在。可惜作者并未更进一步,所以只能看到他用了很多史料来把这个故事包装得熨帖,但实在不怎么有可玩味处、可回味的,比起黄仁宇仍不可以道里计。 唯一有点意思的是新版自序,讨论了六种类型的大一统理论。但也更显得可惜:因为到了后面正文就如泥牛入海了。能隐约摸到一些内容是和这套观点有关的,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虽然叙事颇为精彩,但目的性过于浓厚,极力淡化蒙元“大一统”过程中的阴暗
文天祥视角下的风云激荡与慷慨悲歌。
通史著作,对于宋元战争有个清晰了解,关于忽必烈对于江南地区调统治刻画有所描写,但是对政治体系的描述好无聊🥱。宋朝拥有文天祥,张世杰,姜才这些英雄壮士,也无法挽救被灭亡的命运,软弱无能的朝廷是无法走向中兴之路的。可怜了那些愿意为朝廷赴汤蹈火的人民。 三宫今日燕山去,春草萋萋上玉阶。不是谋归全赵壁,东南那个是男儿!
有万历十五年的痕迹,总体是不错的,条理清楚。
近几日睡前开始读。2022-2-22 读完。22年Kindle第二本完整读完的书。第一本应该是现在木有条目的《长安的荔枝》。下面开始读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