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论牺牲的封面

论牺牲

[英]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出版时间

2021-03-01

ISBN

9787208166493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本书处理爱、死亡、受难、悲剧、牺牲、罪恶、殉道、宽恕等问题。伊格尔顿在与《圣经》诸篇章的阐释和对读中,在与德里达、本雅明、拉康、齐泽克、阿甘本、阿多诺等人的思想交锋中,展开自己的论述。他回溯了古代的牺牲,如何与国族和部落的起源时刻相互重叠,大部分文明往往自野蛮中浮现。随着时代变迁,牺牲又如何从仪式性的屠杀转换为一种道德行为。他继而探讨了围绕牺牲议题之下的诸多子命题“悲剧”“殉道”“礼物馈赠”“替罪羊”,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伊格尔顿对“替罪羊”的探讨。伊格尔顿认为,“替罪羊”并不能被单纯地视为受害者,这一形象其实具备更为激进的意义,也即不为权威的恐吓而屈服,也不为了他人牺牲自己,毫无疑问,这就是一个新的主体诞生的条件。这样的生命存在能够成为新的政治秩序建立的契机。 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化批评家。曾长期任教于牛津大学,现为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英国文学杰出教授。1960年代至今,已出版著作数十种,涉及文学理论、后现代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和宗教等领域。代表作有《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之后》《英国现代长篇小说导论》《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激进的牺牲
第二章 悲剧与受难
第三章 殉道与必死之厄
第四章 交换与过剩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把一些有趣的东西堆在一起并不等于一本有趣的书
阅读阻力太大了,一瞬间读出了《七缀集》的感觉。翻译很流畅。匆匆读完,感慨自己功力不够。
《论掉书袋》
很漂亮的辩证法,但不出意外。在第一章TE从精神分析视觉论证了牺牲与主体性建立之间的关系:“牺牲同样可以被视为一种为自我给予力量的迂回方式,而其方式就是削弱自我”。第二章TE借助悲剧,讨论了牺牲与爱欲:观众在观看中知晓自我撕裂的快感,同时在主角的沦落中体验施虐的狂喜。第三章TE由爱欲引向死欲。第四章则是牺牲的道德内涵。最后一章的方向是政治哲学,TE从替罪羊开始,依次向虚弱与强大、诅咒与神圣、个体与共同体、卑微者(乞丐)与主权者(国王)等二元对立结构发射利箭。我发现,无论如何拆解,TE的讨论都无法绕过一种前进的历史叙事观念,牺牲这一概念得以成立依赖未来终将到来这一保证。如果人类世界有其时间性的终点,牺牲的意义便崩溃了。牺牲以个体的必死性作为历史叙事的前驱力,因为后者许诺了人类触不可及的无限性。
这个翻译看得着实有些许费劲儿
“牺牲是一种痛苦的自我奉献。牺牲更为充实的形式就是爱,自我在爱中通过被给予而得到了充实,通过被舍弃而得到了强化。但是与此同时,爱也无法逃离痛苦和焦虑的风险,始终伴随着高度的易毁性。爱是自我自失于死亡的预兆,这就是为什么以爱为期许目标而活恰是有节制地生活的反面。只有那些在自我放弃中受到过充分历练的人才真的有能力去死,而以这种方式生活同样也是一种生命的勃发。”/“在社会边缘阴暗的无法之地,神与兽杂居杂交,它们都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摆脱了政治权威”/ “我们既不是无辜的,也不是邪恶的,我们只不过是有罪的。我们堕落了。我们匍匐爬行。我们为彼此流泪哀悼。” (实际上这是一本《危险与洁净》读后感😂
简单了点。
旁征博引有关悲剧、死亡与牺牲在文化中的阐释与反思,我们仍未知道如何去死。
好玩,此书涉及的理论基本都在窝的ZPD之内,就是动不动掉书袋子有时候读起来真的很烦,整得跟高级缝合怪一样。
书袋捡起来做成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