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的封面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

[德]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

出版时间

2021-03-31

ISBN

9787208167513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去认识世界、理解人生。本书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从古希腊的泰勒斯到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领略哲学的魅力,探索人类智慧的奥秘。
作者简介
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1964年出生于德国,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作家,在德语知识界享有盛誉。他在吕讷堡洛伊法纳大学担任哲学荣誉教授,并在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任职哲学与美学荣誉教授。著作丰富,包括《我是谁?如果有我,有几个我?》、《爱情:一种混乱的感情》等畅销书,以及深入探讨动物权利、数字社会、人工智能等议题的哲学作品,如《思考动物:动物的权利与人类的界限》、《猎人、牧人、批评家:数字社会乌托邦》和《人工智能与生活的意义》。此外,他还编写了“普莱希特哲学史”系列,对哲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荐理由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一书系统梳理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众多哲学家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不仅对哲学爱好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哲学、思考生活的平台。
适合哪些人读
1. 对哲学、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2. 希望了解西方哲学发展脉络的读者
3. 想要提升思辨能力、拓宽视野的读者
4. 对个人成长、人生哲学有深入思考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导 言
雅典学园
哲学的非现实魔法
古代哲学
从前在爱奥尼亚……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后面三本什么时候出?
令人眼前一亮的哲学史。作者摆脱了以往哲学史数人头式的写法,将哲学融入历史中。这样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时代与时代精神,哲学思想在其中产生与发展。作者说得好,哲学思想绝不是从真空中产生的,绝不是哲学家灵机一动的想法,而是有着丰富的政治、经济、社会、时代精神等背景。哲学思想要放在这些背景中,才能被彻底理解。另外,作者要将哲学重新带回生活中。在哲学学院化、工业生产化的今天,德国已经有一批哲学家开始反思哲学学科的处境,并致力于突破学院的限制,把哲学带向公众。普莱希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学院化的哲学已经越来越成为文献分析与语词辨析,这使得哲学本身的活力极具衰退。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拥有更多精熟于文本的专业研究者,但也可能比任何时代都缺少敏锐与独特的思想。普莱希特等人或许为哲学提供了一条出路。
德国普莱西特以连载小说的模式讲述生动的西方哲学史进程。他指出知识与信仰,理性与神话思维,解释与构建意义,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其中的任何一个并不比另一个根本上“更好”。这毫无疑问服务于另一种需求。自然科学的解释具有与道德价值或政治信念完全不同的功能。通过不断强化的理性与逻辑的思考,人们可能会变得机灵,但不会变得智慧。这也是一种哲学研究的尝试:使神话与逻各斯彼此协调——在其中找到一种对自然及其发展过程的解释,这种解释是“理性化”且不带有宗教偏见的,并且满足了对意义与价值的追求。在这个意义上,整部哲学史就横跨关于内心的诗歌与关联性的散文这两个部分,几乎每一位哲学家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重点出发去尝试以理性的方式解释世界,但却也没有放弃建立意义与价值的要求。
当红德国哲学家普莱西特的哲学史第一部,时间是古代哲学与中世纪哲学开场。这些存在于各自时代社会背景中的哲思者,世俗化生活与他们自处的观念中心,是呈怎样关联映照,并建构转化超越着自己的时代。是比通俗普及,更深化一些的趣味哲学读本,先贤们的浮雕有了景深与提亮,更细节立体化了。4+
如果人们无法够到哲学,那么就让哲学够到人们。非常棒的哲学史读物。
深浅适中
從古希臘到十五世紀。古希臘哲學的幾個流派,在教士的翻譯和吸收改寫中,逐漸流於平庸。而神秘主義的存在,又把某種東方文化和古希臘的元素保存了下來。大致上敘述了這麼一段歷史。其中對斯多亞流於教條,用控制身心的理論來控制國家,這一段有點政治史的意思。
看了100页终于到苏格拉底了。这是第二次读这本书,之前读了一点,由于不是很能理解各种哲学思想的不同,读不下去了。这次再读顺畅了很多,觉得很有趣,尤其是看了圆桌派最后两期,对理解书中内容很有帮助。
跟我以前读过的哲学史不一样,喜欢!!!
读一半,翻一半,后面也不会读这个系列了,说对“大众谈谈”或者“科普”这样词语的书评或者说这本书的愿景,要么就是睁眼说瞎话,那么多的术语和概念,要么就是哲学界都高傲成什么样了?!难怪一提“哲学”两个词人们就怕,伏下身子来做学问有这么难吗?伏下身子很丢份吗?看看人家赵林教授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