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从哪里来的封面

我从哪里来

[德] 萨沙·斯坦尼西奇

出版时间

2021-06-01

ISBN

9787208169944

评分

★★★★★
目录
译者前言
奶奶和小姑娘
写给移民局
滑雪橇
游戏、我和战争,1991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南斯拉夫与铁托,法西斯主义与种族主义,贝尔格莱德红星队与波斯尼亚战争,海德堡的难民,奶奶与龙。穿越时空的断片式写作,异乡人的故乡与他乡。
原书可搜《Herkunft》(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856097/);脸书一样的词语组织很轻盈飘逸,故事却忧伤而深沉,你似乎想起了:一队南斯拉夫小伙子结伴去德国停车场看完落日之后 (1989年,“今天落日真好!”)煮一锅玉米粥时的闲聊,此时屋子还有一些苹果发胶的气味,一个人说:“没人会对玉米粥说不。”(p.255页),其他人都在点头。
移民作家对家族和自我历史的记录 片断式的章节很好读。不带悲伤地记录悲伤的事 很难得。印象很深的一个情节是有人听岔了以为他来自波士顿 于是他将错就错聊了起来 对方问他看凯尔特人比赛吗 他说不。若干年后他去美国教书 到了NBA现场看比赛 “我的凯尔特人队大获全胜”。这明明是幽默但我觉得好酸涩 而这本书很多描述都传达这样的感受。 最后100页游戏般的写法让读者选择剧情分支 隐藏了奶奶真实的结局 实在很新奇 还好我是纸质书 kindle怕是要疯
库斯图里卡会询问“我身在历史何处”,斯坦尼西奇会询问“我从哪里来”。奥运氛围在1984年的萨拉热窝飘荡时,没想象过千禧年后我们需要接过老人的记忆,开始重述“我是谁”。如果“在这样一个时代,排外……可以赢得选民”,那我们只能在“偶然的家乡”里,坚持名字里的“小钩”,做一个很少见到幸福的人。
关于巴尔干和南斯拉夫,我一直觉得混乱而遥远,但阅读这本书却很亲切,这大概因为作者的年龄,他所经历的青春期与我并无太大的距离感。那些关于难民和身份认同的痛楚,幻想和假装自己是另一个身份的人,沦落他乡不得不为生存折腰的父母,年轻时强悍现在却困在时间深处的患阿尔兹海默症的奶奶,还有对祖先的寻根追索,这本书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写作的人,在痛苦和彷徨之际,唯一也只能依赖的就是自己的叙述,去叙述一个故事,“我会数次从头写起,也会找到数种结局”,他让这个关于自身的故事像河流回溯一样一次次地回头,尽管他也明白,“有一个人活下来就是为了讲述,为了说:我的生命是不可理解的。”仅仅如此就能让我爆哭。最后龙与地下城式的互动文字游戏讲述与奶奶寻龙的历险记,依然是巡回辗转地不放弃,用故事来留住奶奶,伤痛得让人动容。
最后的文字冒险很有趣。
如果我不是对那对历史背景有所了解的话读完都还不明白这个作者的到底在说啥。他为啥不敢明说呢?哦,因为他美国爸爸会不高兴吧。毕竟他的新国籍是他父辈他的祖国遭受劫难的始作俑者。这种以亲身小故事+身边人物写成的“散文”自转国内作家的也看了不少。但真的觉得很差,读不下。充斥着作者的自我怜悯,想必现在是一个很会在如今zzzp的大环境利用“身份”捞好处的人吧!翻译也很生硬突兀。
敏锐但温和
故国记忆,新的文化融合,自我归属……叙事风格有趣,笔调轻松,但又太轻松了,刚翻开比较有吸引力,越到中后部月趋于平淡
确实是一个很讨巧的主题,其中不乏一些深刻的洞见。最后一部分的形式很有意思,一来是解放了读者的agency,二来暗示了任何书写的randomness。但还是期待作者何时能跳出identity politics,讲点其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