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的封面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顾铮

出版时间

2022-07-01

ISBN

9787208170698

评分

★★★★★

标签

艺术

书籍介绍

◐著名摄影史家顾铮集大成之作,中国当代摄影的前世今生录

◑以国际化视野,多角度勾勒中国当代摄影脉络;敏锐捕捉摄影发展趋势,深刻反思摄影生态

◐巫鸿、陈传兴、陈丹青、郭力昕、李公明、杨小彦、刘树勇、晋永权 诚挚推荐

◑全彩精装本,近200幅摄影作品,100克艺术纸,雅昌印刷

【内容简介】

早在20世纪初,郎静山、庄学本等一代摄影人便开始了对中国摄影现代性的追寻,而这种集体努力因战争的爆发而被迫中断。直到1980年代,随着“四月影会”“陕西群体”“北河盟”等民间摄影团体的涌现,中国摄影未完成的现代转型才得以重新启动。

四十年间,中国当代摄影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何种探索?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是一次重要的回顾与梳理,以专题讨论和个案研究两条线索,勾勒中国当代摄影图景。

10个主题,细致剖析纪实摄影、肖像摄影、都市摄影等摄影类型的发展,敏锐把握摄影在呈现都市景观、身体、家族记忆等议题上的特质与尝试。

13篇个案研究,既有当代纪实摄影坐标式人物侯登科、长期关注国人群像的刘铮,也有挪用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自我的洪磊等,以其代表作入手,展现多样且生动的摄影实践。

【重磅推荐】

这是一部中国当代摄影的前世今生录,也是摄影中的当代中国的精神切片。

“现象”是风势、是浪潮,是一个时代的光影记录,作者给读者提供的是测风观浪的瞄准器与检测仪。

“个案”是在个体心灵感受与镜头朝向之间的文本细读,是对摄影家如何融入历史的精准记录和评述。

顾铮不仅是一位资深的摄影史学家、文化学者,而且本身就是中国当代摄影“现象”中的弄潮者、“个案”中的同道人,这本书是引领读者进入这片领域的绝好导引。

——李公明

顾铮的《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是目前关于新时期中国当代摄影极有意义的一本研究专著,他对这一时期的摄影的探讨,无疑是一次填补空白式的重要实践,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广阔的角度重新认识四十年来中国摄影的发展。

——杨小彦

这本书既呈现出基于广阔社会文化背景的宏观社会视角,又提供了基于摄影史内部行动者互动而产生的微观社会视角,更有对这一时期代表人物细致而微进行深描的个体微观视角。这种周到的社会科学观察视角与方法,为当下的中国摄影史研究提供了样本。

——晋永权

顾铮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视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1998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类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化研究专业,获学术博士学位。曾任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终评评委。2017—2018年度哈佛燕京访问学者。2019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第九届中国艺术史海因茨•葛策杰出客座教授。曾获得2001年中国摄影金像奖(理论评论)及2007年第一届沙飞摄影奖学术奖。著有《世界摄影史》《城市表情》等多部专著,并在国内外策划多个摄影展览。

目录
序 7
上 编 现 象
第一章 重新启动——关于1980 年代的中国摄影 31
第二章 在现实与记忆之间——1990 年代的中国纪实摄影 51
第三章 中国当代摄影中的都市景观 7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论摄影如何呈现意义。十个主题,十种思考摄影的方式。
这种书真是不好排版,不放照片单看文字很难直观明白他说的什么,都放照片的话又确实很多(像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那样),总的来说,是顾铮往年发表的摄影史评论合集,这个历史也确实不长,说是中国当代摄影典型探索可能更合适。
速速读完,前半本谈及的问题都很有趣,格外喜欢谈空间的章节,和后半部里写邢丹文的那篇。
链接型摄影小史。
好议题,也体现了代际间的差异
@上海书展
读完上半部分 很好的一本记载中国当代摄影发展简史的书
原本单纯只想翻翻看作品,没想到书中分享很多摄影背后的意义,包括不同年代的摄影发展,抓拍、纪实、出现行为艺术、肖像、空间叙事、家庭形态、数码技术发展对创作的影响等等。从前一些看不懂的“私摄影”原来是那么回事。摄像头下是时代的记录者,它们或多或少反映着特定年代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局中人常常无感,而回顾之时深感弥足珍贵。
配图如果在丰富全面一些就好了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分别为对1980——2020年间摄影潮流和观念转变的阐述,以及对具有代表性风格的艺术家个例进行分析和介绍。整本书在艺术史层面的梳理及艺术脉络分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同时在对个例作品进行分析时,带有很强烈的人文关怀。从中也透露了作者的价值观、对作品的审美标准。五星好书,唯一不足的是排版和例图的选择,和文本阐述会有一定不同步的现象,往往会打断流畅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