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宋代台谏制度研究的封面

宋代台谏制度研究

虞云国

出版时间

2021-08-01

ISBN

9787208170742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为著名宋史专家虞云国先生代表作之一,也是宋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本书成果均由缜密考据中渗出,务求事事核实,言之有据。但其宗旨啧讲究抉发制度的内在理路,“吸收中西政治资源的合理层面”,以“弥补制度机制方面的不足”,现代方法论的立场始终贯穿始终。因此稽考并诠释天水一朝台谏制度背后,实际隐藏着许多政治学理念的知识背景。作者认为,平心而论,中国能够维持两千年来的“大一统”局面,实非易事,必有缘故。近代以来,中西历史文化的比较,往往专注于两者的歧异之处,而遮蔽了普同的成分,这种认知方法有所偏颇。作者在对北宋台谏制度的研究中,也专门讨论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总之,本书从台谏的选用、建制、事权和功能考察台谏制度的政治功能,深入剖析其运行机制与特点。全书贯穿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人治与法治的矛盾、中国与西方的异同,揭示政治操作方面的许多历史经验教训,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忧患意识与现实关怀,对于不同的政治体制仍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虞云国,浙江慈溪人,1948年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宋代历史与文献的研究。撰有《宋代台谏制度研究》、《细说宋朝》、《宋光宗宋宁宗》等专著,主编《宋代文化大辞典》、《中国文化史年表》,整理点校《文献通考·四裔考》、《南部新书》、《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蓟汉三言》等古籍十余种,发表《论宋代第二次削兵权》、《史坛南北二陈论》等论文数十篇。近年的文史随笔结集为《古今多少事》、《水浒乱弹》等。

目录
新版自序/1
三版题记/1
增订本自序/1
序/1
第一章引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结论还可以,但强套三权分立,一股“青年学者味”,“1980年代味”。
“宋代分权制衡状态的维系主要不是立足于制度、程序的界定和保证,而是寄托在人主公心、大臣公道、台谏公论的道德自律上。”
课本般规整,换言之框架有点过时。总的来说就是制度好,人坏。
宋代台谏制度是很特殊的一套监察系统,对宋代中枢权力的影响不可谓不深,但相关的研究著述较少。虞老这本可称详密,学界的诸多论文大多也跳脱不出虞老的这些观点。
题目太大。为学者的现实关怀感动。
征引的史料范围相当广泛,在一百多页的篇幅里介绍了宋代三百多年的台谏制度(选任资格、选任程序、功能、地位、监督、与君权相权之关系、与党争的关系等),文笔简洁,提纲挈领。感觉最有意思的是对台谏合流的回应。传统观点认为,宋代台谏合流,台官有了言事权,谏官有了弹劾权,究其本质还是赋予谏官弹劾权,台谏的监督对象下移,不再监督君主,而是专对朝廷百官。虞老师认为,台谏合流不能单从君主专制加强的角度思考。首先,台官与谏官共有的监督职权蕴涵了二者职权侵紊的潜在因素。其次,与唐代相比,宋代台谏合起来人数相当少,需要监察的官员数量又多了很多,台谏合流算是宋代管制应对这一局面的灵活转变。最后,他从侍从官的角度观察到,宋代侍从官具有言事权而无弹劾权,实际上就是没有谏官之名的谏官。因此宋代表面上台谏合流,实质并未合流。
开拓之作。 个人关注点在于四(独立言事)、五(职事回避)、六章(升黜奖惩)。
属于制度史研究,主要阐述宋代分权制衡的政治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