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们当时相爱而实在无知:英国诗选(英汉对照)的封面

我们当时相爱而实在无知:英国诗选(英汉对照)

卞之琳 编译

出版时间

2021-08-01

ISBN

9787208171541

评分

★★★★★
书籍介绍
全书精选从莎士比亚到奥登的三十位英国诗人的诗,共七十四首。这些诗既是历代名作,也有为中国读者所需要而在一般流行选本中找不到的作品,各诗由卞之琳根据原本的诗体亦步亦趋地译出。入选篇目按照时代顺序编排,英汉对照,并附有注释,是普通读者欣赏英国诗歌的入门读物,也是英语学习者和文学爱好者值得收藏的重要参考资料。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著名诗人、翻译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1940年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胜利后任教南开大学。1947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以旅居研究员待遇作客牛津一年。1949年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主讲英诗初步。195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后分出外国文学研究所,改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项目为莎士比亚。重要的著作有诗集《鱼目集》、《雕虫纪历1930—1958》,评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小说《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译作有《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西窗集》、《英国诗选》等。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PART I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
第二辑 PART II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封面真好,书名真好,文景一点一滴的设计蕴含其中,看见心意。诗作本身理解有些难度,无论是翻译还是原作本身。不过仍不妨碍这本书的制作精良
实际上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入而出”的过程。西方19世纪后半期以来,比较有意识从严格的律体发展出变格的律体以至自由体(当前自由诗也不是独霸诗坛,不过与变体格律诗,平分秋色中稍占优势,在较广的读者范围里,还倾向于变体格律诗渐得人心),这是“入而出”。中国“五四”以来,由于西方诗的触媒作用,从旧诗(词、曲)发展出新体的白话诗,是更大的“入而出”,是革命;但是就引进西式而论,在大多数场合,是未“入”而“出”,这是我们的自由诗和所谓“半格律诗”或“半自由诗”无可讳言的相当普遍的缺陷。我们这时代,都把你预先描画; 他们却只用猜度的眼睛来观看,还不够有本领歌唱你的真价: 我们呢,亲眼看到了今天的风光, 眼睛会惊讶,舌头却不会颂扬。
编辑报这个选题的时候,内心活动是不是“韭菜真好割,钱真好赚。”书名确实好,《我们当时相爱 而实在无知》,多迷人啊,多容易被击中啊。一星,送给这个蛊惑人心的书名。
虽然是卞之琳译的但我还是觉得译得好一般啊,而且注释置于全书最后的方式十分不便阅读,双语对照的设计倒很不错,对每首诗音步的介绍也很周到。像拜伦的“IfIshouldmeetthee, Afterlongyears, IfIshouldIgreetthee? withsilenceandtears”我更喜欢“假若他日相逢,我将以何贺你?以沉默,以眼泪”的译法。 标题We loved each other and were ignorant来自于叶芝的“After long silence”
追求信似译,韵律上多有创意。奥登、艾略特等现代派的诗,卞老译文最得心应手。浪漫派的诗,音律太协和了,这么译可能反而不能出新意。
因为之前读了卞之琳先生的莎士比亚所以又找来这本诗集,讲实话读着有点累,和英文原版对照着看总觉得还是差了点儿意思。
这个翻译我不可
我们当时相爱而实在无知。 We loved each other and were ignorant.
为什么西方格律诗直译过来就没有韵脚了?
是不是译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