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激情与家庭的封面

激情与家庭

林鹄

出版时间

2022-12-01

ISBN

9787208179301

评分

★★★★★
书籍介绍

一把经典名著的入门之钥,一场现代婚姻家庭的反思之旅!

刘文飞、格非、赵晓力诚挚推荐!

本书是作者对托尔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读书心得和个人阐释。作者围绕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一名句出发,按原著的情节顺序梳理了书中各个家庭的关系,分析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并结合诸多学者的评论,对托尔斯泰在本书中展现的婚姻观、家庭观、贵族观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力图跳出传统的解读视角,从家庭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一经典文本做出新的阐释。

林鹄,浙江瑞安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所副研究员。兴趣集中于政治史、思想史。著有《辽史百官志考订》《南望:辽前期政治史》《忧患:边事、党争与北宋政治》。

目录
引 子
第一章 真诚的奥勃隆斯基
第二章 安娜的新生活
第三章 一切照旧
第四章 从忏悔到分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起来非常流畅,引文占了大约七八成的篇幅(除了原文,最多的是莫斯),作者的话不多,观点明确:反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反乌托邦,强调家庭伦理、责任、道德,支持差序格局。相比于对《安娜》的现代解读是一个大反转。也许这种解读更接近托尔斯泰写作的旨趣,但托翁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总是真诚的面对心灵的各种可能,并不掩饰矛盾,简单地美化或丑化人物。因此,即便作者对所选小说片段的理解全部正确,仍然不难找到其他片段来动摇这种理解,更何况每个理解都还有其另一面。作者思想史的方式来解读小说,要求小说有一个自洽的价值体系,但是小说的张力恰在于让不同的人物承载不同的价值,小说家未必想要也未必能够做出最终的裁决,读者亦然。对列文、基蒂婚姻的描写自传性极强,如果比照托翁自己后来的生活,对幸福家庭的理解会更深刻。
作者的跨界新作,确实有不少前所未知的细节和读法,正好最近剧刘老师参与的音乐剧也要上了,读了这本顺便温习原著~~
写法巧妙,被提示了很多当时因一鼓作气读完而遗漏的细节,对安娜的解读非常精微
虽然但是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沃伦斯基的爱情比分析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关系好…… 但还是被激发了安娜之死阅读题ptsd
令人耳目一新的小书!在周末读来非常流畅自然、引人入胜,但是不减其中家庭社会学评论的严肃性和深刻性,推荐给对现代社会的女性和女性处境感兴趣的读者们!
类似B站的剧情解说,安娜的黑粉可以看看。
综述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写,如果没有自己核心观点,可能连文献检索都做不好(所以不清楚低分评论的优越感何来)。因此,个人认为这本书是很好的读书笔记分享,逻辑自治,证据得当,诠释了托尔斯泰所谓不幸家庭的本质——源自家庭中成员对激情的贪婪或竭力锁闭个人感情。当初读原文,个人最欣赏列文,真实,而不太认可安娜,不能接受她对卡列宁的有色评价,因为他顾及安娜的名誉(而娶她)以及安娜死后承担对女儿的责任,他是个被出轨妻子激情所毁灭的角色,而华伦斯基,看似风流倜傥,其实也被基情所困,缺少真正对感情的追求,安娜缺乏安全感而死,她并非自己作。
作者对文本和人物细致分析,并结合托尔斯泰本人观点(各种文献旁征博引)对书中情节、议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做出了深入阐释。正文中大段引用参考文献,对普通读者来说略显枯燥。这也许是为了文本完整性,不想读的段落掠过即可。我觉得附录两篇特别有意思,不仅谈的问题特别重要(生命力和人生观),写作方式也更加接近于普通读者的读书笔记,值得借鉴和学习。总的来说是对喜欢安娜这部书的读者来说,是有趣的延伸阅读,非常推荐。
这位作者大概只需要写172页这一段话就够了【毫无疑问,托尔斯泰相信激情,相信婚姻的开始是激情。但他认为,组成家庭后,维系家庭的就不再是激情,而是一种比激情更强烈、更庄严、更持久的情感。】其余全部是引述其他评论家对安娜这一女性形象的抨击,当然,作者本人更是厌恶安娜厌恶到了极点,频繁使用反问句质问她。让喜爱《安娜卡列尼娜》的读者非常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