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绘画的封面

中国绘画

[美]巫鸿

出版时间

2023-05-31

ISBN

9787208181953

评分

★★★★★
书籍介绍

▷著名美术史家巫鸿重磅新作◁

◈吸纳考古美术最新成果, 关注多元背景下的绘画实践与跨地域交流

◈聚焦各类型作品及其媒材特征,勾勒立体的绘画发展脉络

◈反思既往绘画史书写方式,多线索讲述中国绘画的新故事

——

五代至南宋这近四百年时间,是《韩熙载夜宴图》《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传世名作涌现的时期,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特殊而关键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画家脱离了寺庙和宫室壁画的集体创作,壁画与卷轴画形成新的互动关系;挂轴的产生以及对手卷形式的探索,催生出影响深远的构图样式和观看方式;日臻细化的绘画分科隐含着绘画实践的进一步专业化;中央及各地方政权的深度参与导致绘画创作的行政化和机构化,进而形成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综合性宫廷绘画系统;孕育中的文人绘画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其美学观念影响了宫廷趣味和宗教绘画的风格,为其最终成为中国绘画主流开启了先河。

本书是著名美术史家巫鸿的全新力作,延续《中国绘画:远古至唐》的写作思路,吸纳考古美术的新近研究成果,聚焦五代至南宋时期各种类型的绘画作品及其媒材特征,关注多元背景下的绘画实践与跨地域交流,力图勾勒更加全面、立体的中国绘画发展脉络,多维度讲述中国绘画的新故事。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雷特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2022年荣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艺术写作杰出...

(展开全部)

目录
•总 论 1
▪10世纪:巨变的百年
绘画媒材和图式的革新 10
画科的内部发展 32
•北宋:宫廷与文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从结构上来看,本书按照五代、北宋至南宋的时间顺序来组织素材,但在讨论的内部,我们会发现巫鸿的写作有着更为丰富的纵深,囊括进了文人绘画、宫廷绘画、宗教与墓葬绘画等主题,饶有新意的探索贯穿于全书。巫鸿用10世纪的概念取代战乱频发的五代十国,使得绘画史的讨论更具有聚焦与连贯性。挂轴、手卷的媒材演变也进一步影响了画家的创作。媒材与图像的辩证关系引出本书一个更基本的观点,即所有的历史现象都是在相互关系中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而历史写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即在于解释出各种各样的互动。由此,我们得以在这本具有探索性的写作中看到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中国绘画史。
功成名就之后,还有野心和精力写一部中国绘画史,又写得极踏实、极清晰,没有一丁点油滑和卖弄的成分,实在太有诚意了。
7.7 日本新千岁机场等JR列车发动时读过。最近在日本玩得过于开心,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读书,今天在飞机上总算是有机会把这本小书扫尾。其他内容基本上都算是对五代到南宋艺术史的基本梳理串讲,甚至因为受限于篇幅而显得有些简略。然而核心所强调的两点:用对时代风格的分析替代传统上聚焦特定作者(因此执着于画作归属和真假),同时强调画作内容和媒介技术发展间的互动关系,值得思考琢磨。
逻辑严谨,叙述层层递进又旁征博引,足见大师风范
以“作品”而非“作者”为中心的五代至两宋中国绘画史,学习良多。
本书的好处,作者本人已在后记中做了总结,不赘。 据说图片印刷得奇差,没买纸本,用微信阅读看完。宗教和墓葬壁画的图片太难找,相关段落匆匆翻过,有待重读。
看到说徽宗把画家从工匠里面提拔出来,心里咯噔一下——艺术家们也有这么短暂的春天
非常好读,平易、舒缓有序。学史学艺都是入门好书。
非专业的中国画入门简史,精炼但不乏见地。 特点包括:聚焦作品本身,不纠结作者问题; 论证用了更多考古成果;聚焦时期而非朝代。 十世纪风格在北宋有很大延续性,立轴的出现又促进了绘画的发展。 纪念碑式的山水可能体现了国家工程的影响,同时文人画特征愈发清晰(郭熙早春图vs树色平远)。 皇帝个人喜好对风格有很大影响,比如徽宗的工笔重彩,南宋的边角构图,这些或体现艺术发展中的偶然性。 必然性则是,随着士人阶层和经济的发展,文人画越发普及(董源—郭熙—米氏……),有趣的风俗画也多起来。
写的真的太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