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的封面

古史辨运动的兴起

王汎森

出版时间

2024-08-01

ISBN

9787208188785

评分

★★★★★
书籍介绍

☆王汎森先生经典作品简中版首次出版

一部作者29岁时完成,却影响学界近40年的神作

先前版本豆瓣均9.2分以上

精编精校,最新修订

☆思想史研究的范式之作

以思想史内在理路分析史实的佳作

清通而又有卓识,真正的思想史论著教科书

☆全面、深刻探讨古史辨运动的渊源、建树和影响

巧妙化用西方史学、社会学理论于论述框架

以清季今文家与古史辨的重要关联展开讨论,直捣问题核心

古史辨运动是改变近代中国史学气候的一个晴天霹雳。本书把古史辨运动当作近代学术思想发展中一个历史现象来描述,主要探讨了运动何以会爆发、以什么样的风貌出现、带来什么影响等近代思想史问题。本书认为,导致该运动产生的最具关键性的因素是清季今文家的历史解释,而清末民初错综复杂的思想学术环境尤为重要,顾颉刚个人的“冲天一击”则是运动的触媒。此外,本书也考察了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层面,思想家们原来的想法到底是什么,这些想法与他们生活于其间的思想传统有什么样的关系;第二个层面,思想家们真正做到了什么;第三个层面,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思想家们的实绩产生了什么影响,及后来的人怎样去理解其作为。

在描述历史现象时,本书对“心理事实”与“历史事实”加以分殊,认为不管合理或不合理的思想都可能在历史上造成巨大的影响,在行动者自己看来也都可能自认为掌握了最完整的理由,而且也正好符合着某种深刻的社会需求,并又造成了无可抹煞的历史事实。

目录
修订版序
引 论 激烈反传统与黄金古代观念的破灭
一、爱国主义与反传统思想的内在关联
二、激烈个人主义与传统伦理结构之崩裂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新文化运动后,一场对于先秦、秦汉史料真实性的论争迎来了高峰,这就是著名的“古史辨运动”。顾颉刚等史家试图推翻儒家典籍的古史叙事,提出中国古史的“层累造成说”,在学术界、社会上形成了巨大的震动与深远的影响。本书是著名思想史学者王汎森的代表作之一,首次以简体中文版问世。其大纲虽形成于作者在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读研究生期间的学期报告,但最终的成书中的诸多思考,至今仍给史学界以重要的启迪。正如作者在书中的自述:“如果古史辨是一场大火,我个人特别想追问的是造成这场漫天大火的火药”,相比于细密的史料考据,书中提出的诸多“史识”给人以更多启发。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除了处理史实与发掘史识方面的出众,最终也会在史观上给予读者重要的提醒。
阐述这一运动的经典之作。因为要给学生讲课,备课参阅此书,作者论述条理清晰,结论有力。康党与古史辨派可谓同途殊归,与当代史遥相呼应。
是少作,但非常老练,写作风格令人舒适。出入学术史与思想史,把古史辨运动放在清季今文学运动的思想史大背景里加以阐释。尊孔的康南海却引出激烈反孔反儒的理论,体现了因果多元性。小问题是: 1、对庄存与的处理不尽妥当。2、当时顾日记没出版,没能认识到王国维和顾千丝万缕的联系。3、对钱玄同着墨不多。不过这些是不足为病的。幽默的是五四时期疑古的人们一般都相信《论语》大体是可靠的,因为假如连《论语》也怀疑,那就可以直接怀疑孔子是否真实存在了。
硕士阶段的一篇作业做到这个程度,怎么可能不是天才呢?我辈天生愚钝之人只能多多努力才是吧。许多出现在后来著作中的思想在这本著作中已经初见端倪。
极赞。增订版中附录一篇对章学诚《言公》的讨论,进而提出章氏借由学术判断提出“复古”的政治诉求;出土文物不仅对先秦史的互证大有裨益,对清代学术史的再梳理和再认知亦有助益;思想史的研究是打通时间上的区隔而专注于人之心灵的,时间则是制造悬念的道具。
买来一口气读完。顾颉刚的“古史辨”思潮很大的一个特点是认为古代历史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战国秦汉文人刻意地伪造,这个想法源流来自于康有为的思想,而康氏思想又是清代今文学派发展的一个结果。吊诡地是,今文学家和康氏为尊孔目的而提出的学说,却造成了对孔子,儒家和上古史全盘否定的结果。
思想史著作。作者王汎森,曾任史语所所长。本书检讨清季以降疑古思潮的发生史,以解释顾颉刚兴发“古史辨运动”的深层及表层理由。作者认为,胡适、孟姜女研究、戏剧研究等表层、晚近因素促成“层累造成说”的成立。古史辨运动兴起的深层因素,则源出于清季以来今文经学全盘推翻上古信史、质疑黄金古代理念、尊孔卫道的历史哲学/解释。古史辨运动兴起的个案表明,思想史研究中“精神”和“结构”之间的相互羼杂、新旧/保守-激进的观念可以在类同的历史表述中互相交缠。为此,还原思想的历史社会语境成为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本书着眼于思想的历史延续性,以古史辨运动为节点梳理了经学与史学不断分离又汇合的复杂历史过程,为古史辨运动的兴起提供了一个深刻而有力的解释模式,更为一般思想史研究点明了若干普遍性规律或范式转换的可能性。
进入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面对的是大时局正在激烈地破坏,打破所有传统的伦理、社会、政治结构,以达救国目的,有个矛头指向上古制礼作乐的圣人和所谓黄金三代。古史辩运动在这种风起云涌的背景下顺势而生。以廖平、康有为等为代表的清季今文家疑古辩伪活动及抹杀上古信史的精神为古史辩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渊源。于是两千多年来的传统历史系统被拆解,附在上面的传统道德体系也随之重估。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古信史被完全击垮。作者指出这个运动的盲点是认为伪书中不可能有真史料,轻率地放弃许多可贵的古史知识,如同倒洗澡盆时将婴儿一并倒掉。这个运动最大的意义使得近代史学发展的视野、方法和目标有了宝贵的改变。作者二十九岁就写出如此深刻的思想史论者,值得倾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不是某个康圣人为了自己利益写了《孔子改制考》,想来这场运动也不会开展得如此猛烈。
其实真的不怎么样,王汎森最近两本书都不太行。语言是很不错,但是或许到底是少作,看了之后真的没什么震撼。比《执拗的低音》差太远。